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O1-A-O2(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李玉平  李海波  林琳  曹宏斌  刘晨明  张懿  
【摘要】:通过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的工艺研究,开发了一种O1/A/O2(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应用于焦化废水生化处理。采用控制温度为(35±1)℃,溶解氧浓度DO=2.0~3.0 mg/L条件下,在第一级好氧连续流生物膜反应器中去除焦化废水中大部分有机污染物的同时实现了短程硝化。考察了水力停留时间(HRT)、溶解氧浓度(DO)和污染物容积负荷对反应器运行效果的影响情况。通过研究进水氨氮浓度和水力停留时间对短程硝化影响的研究,得出氨氮容积负荷在0.13 gNH_4~+-N/(L·d)和0.22 gNH_4~+-N/(L·d)之间,连续流反应器能实现短程硝化并有效去除氨氮。通过控制一级好氧反应器的工艺参数,为第二级厌氧反应器实现厌氧氨氧化(ANAMMOX)创造条件。结果表明,在厌氧34℃、pH在7.5~8.5,HRT在33h的条件下,经过115天成功启动厌氧氨氧化反应器。进水氨氮、亚硝态氮浓度分别可达80mg/L和90mg/L左右,总氮负荷可达160 mg/(L·d)。氨氮和硝态氮的去除率最高分别达86%和98%,总氮去除率可达75%。最后在第三级好氧反应器实现氨氮的全程硝化,进一步去除焦化废水中残留的氨氮、亚硝基氮和有机污染物。O1/A/O2工艺能有效去除焦化废水中的氨氮,正常运行条件下,出水氨氮浓度低于5.0 mg/L,亚硝基氮浓度低于1.0mg/L,COD浓度降低到124~186 mg/L,出水水质优于AO(缺氧-好氧)生物脱氮工艺。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浩;裴常政;;短程硝化A/SBR新工艺的应用[J];小氮肥;2008年07期
2 冯爱坤;罗建中;熊国祥;;潜流型人工湿地实现短程硝化反硝化的探讨[J];环境技术;2006年01期
3 卜永鹏;黄玲珍;林桂炽;;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及影响因素研究[J];广东化工;2006年07期
4 侯巧玲;文一波;李林宝;于蓉;;高氨氮废水短程硝化过程中污泥膨胀的研究[J];环境工程;2008年03期
5 张小玲,王志盈,彭党聪,王晓昌;低溶解氧下活性污泥法的短程硝化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3年07期
6 王舜和;王红莉;平惠;;不同碱度对SBR法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J];山西建筑;2011年27期
7 唐崇俭;郑平;余燚;陈建伟;陈小光;胡安辉;周尚兴;丁革胜;;味精废水短程硝化工艺的运行性能[J];环境科学学报;2008年11期
8 李宜娟;李彦春;;pH值及温度对皮革废水短程硝化的影响[J];中国皮革;2009年09期
9 于德爽,彭永臻,张相忠,宋学起;海水盐度对短程硝化反硝化的影响[J];工业水处理;2003年01期
10 赖鼎东;李正魁;张晓姣;杨竹攸;;固定化氨氧化菌短程硝化的启动研究[J];中国给水排水;2009年05期
11 刘吉明,杨云龙;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技术研究[J];山西建筑;2004年08期
12 宋学起,彭永臻,王淑莹,杨庆;化学物质对硝化细菌的选择性抑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3 杜月;陈胜;孙德智;;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对垃圾渗滤液短程硝化研究[J];环境科学;2007年05期
14 张立成;傅金祥;张杰;孙文章;田智勇;池福强;王颖;;常温SBR厌氧-好氧反应器的短程硝化[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7年03期
15 张可方;董佳驹;荣宏伟;张朝升;;序批式生物膜法短程硝化的实现及过程控制[J];水处理技术;2007年09期
16 杨庆;彭永臻;王淑莹;杨岸明;李凌云;;SBR法低温短程硝化实现与稳定的中试研究[J];化工学报;2007年11期
17 刘海滨;李亚峰;田西满;;短程硝化控制条件研究现状与应用分析[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9年07期
18 李春杰,耿琰,周琪,顾国维;SMSBR处理焦化废水中的短程硝化反硝化[J];中国给水排水;2001年11期
19 戴友芝;刘剑;;SBR系统中脱氮途径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5年04期
20 张萍;张代钧;祖波;卢培利;白玉华;;几种生物脱氮新工艺的比较[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玉平;李海波;林琳;曹宏斌;刘晨明;张懿;;O1-A-O2(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全程硝化)生物脱氮新工艺在焦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0年
2 韩晋英;傅金祥;许岩岩;齐建华;;SBR短程硝化影响因素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3 秦亚敏;;SBR工艺短程硝化新途径及影响因素研究[A];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A卷)——第七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暨浑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10年
4 谢冰;杨学志;徐晓燕;;中老龄垃圾渗滤液氨氮短程硝化技术的优化研究[A];第六届全国环境化学大会暨环境科学仪器与分析仪器展览会摘要集[C];2011年
5 王舜和;;不同碱度对SBR法短程硝化过程的影响[A];2011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信息网年会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王斯坦;付巍巍;;溶解氧对短程硝化反硝化倒置A~2/O工艺脱氮效果的影响[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7 王厦;冯晓西;;高浓度氨氮废水的短程硝化研究[A];中国化学会第八届水处理化学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杨艳;冯晓西;;三聚氰胺废水脱氮除碳的试验研究[A];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2007年度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林琳;李海波;曹宏斌;李玉平;李庆余;;焦化废水短程硝化工艺影响因素的考察及动力学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C];2009年
10 王俊安;李冬;张杰;朱兆亮;付昆明;;城市污水亚硝化稳定实现的途径探讨[A];2008年全国给水排水技术交流会暨全国水网理事会换届大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安辉;高效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富集培养物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2 陈建伟;高效短程硝化和厌氧氨氧化工艺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3 段秀梅;Anammox菌超声强化及其与短程硝化污泥共包埋脱氮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4 宫正;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单级自养脱氮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杨波;亚硝化细菌应用于生物滤池及反渗透深度处理城市污水现场中试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6 陈胜;悬浮填料生物膜特性及其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7 吴莉娜;厌氧—好氧处理垃圾渗滤液与短程深度脱氮[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8 吕永涛;厌氧生物转盘的氨氧化与SBR单级限氧自养脱氮的基础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9 卢刚;内循环颗粒污泥床短程硝化反应器控制策略与运行特性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蒋轶锋;短程反硝化除磷工艺特征及运行效能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晓宇;污水处理过程中短程硝化的微生物生态调控技术研究[D];河北科技大学;2010年
2 张云;高浓度氨氮废水短程硝化控制因素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0年
3 田猛;短程硝化和化学氧化用于高浓度氨氮废水氮回收的初步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4 史舟;高氨氮低碳氮比废水的短程硝化处理试验研究[D];复旦大学;2012年
5 闫锴焘;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的研究[D];湖南大学;2011年
6 周德钧;短程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处理模拟氨氮废水[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7 梁越敢;常温下短程硝化反硝化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张赛军;短程硝化反硝处理高氨氮废水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0年
9 崔慧慧;SBR短程硝化及影响因素研究[D];沈阳建筑大学;2011年
10 李妍;合成氨工业废水短程硝化反硝化脱氮中试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张兴刚;十大治污技术降服合成氨污水[N];农资导报;2009年
2 翁国娟;脱氮新技术助含氨废水处理[N];中国化工报;2010年
3 氮协;氮肥协会评出16项行业支撑技术[N];农资导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唐茵;循环经济:绿色科技作支撑[N];中国化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