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的体系建设

徐寅杰  林震  
【摘要】:近年来,由于人类社会工业化进程中温室气体排放的大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日益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各国除了通力合作,制定并遵守有关国际公约外,还要制定具体的国内法,以实现本国的节能减排目标。西方一些国家已经具备了较完整的气候变化法律体系;我国虽然有不少单行法,但还没有形成法律体系。因此,采用环境法领域常见的"伞形立法"结构,建立一个以"气候变化基本法"为统摄的多层次的法律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荀丽波;;巴彦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现代化农业;2011年08期
2 翟晓慧;刘孝勇;宋乃平;;气候变化对农业产生的影响及农业适应对策综述[J];甘肃农业;2011年07期
3 李兴华;武文杰;张存厚;郭瑞清;;气候变化对内蒙古东北部森林草原火灾的影响[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1期
4 陈艳华;;增强五个能力 发挥五个作用 切实强化气象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的基础地位[J];浙江气象;2011年02期
5 张雷;刘江;;近50年东北地区气候生长期的变化[J];黑龙江农业科学;2011年09期
6 陈丹;;生物能否通过进化战胜气候变化的威胁[J];成才之路;2011年19期
7 卫奇;;“气候变化”是一个骗局[J];化石;2011年03期
8 朱林;张毅;;从系统学自组织原理看全球气候变暖[J];学理论;2011年17期
9 冉海林;吴友均;谢再顺;;1961—2008年新疆阿克苏地区降水、温度变化特征[J];新疆环境保护;2010年04期
10 ;关于成立国家海洋局应对气候变化领导小组的通知[J];国家海洋局公报;2009年02期
11 李伟;;气候变暖下的“杀麦刀”[J];农家参谋(种业大观);2011年06期
12 孙凯;沈海滨;;保险业与气候变化[J];世界环境;2011年04期
13 冯昭奎;;别用阴谋论观点看待气候变化[J];同舟共进;2011年08期
14 张忠训;徐刚;张跃华;;气候变化下重庆城市洪涝灾害研究[J];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15 谢远玉;张智勇;刘翠华;张红林;聂秋生;张瑞祥;;赣州近30年气候变化对双季早稻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气象;2011年03期
16 张可慧;;全球气候变暖对京津冀地区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影响及防灾减灾对策[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年10期
17 刘吉峰;王金花;焦敏辉;张荣刚;;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黄河流域的响应[J];干旱区研究;2011年05期
18 李烨;;气候变化对农业影响[J];农民致富之友;2010年01期
19 许光清;郭会珍;原阳阳;董志勇;;中国企业应对气候变化的障碍——一项基于问卷的调查结论[J];中国科技投资;2011年07期
20 王沛;党琦;;小岛国联盟:关乎生死存亡的应对[J];瞭望;2010年1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玉石;;理解低碳经济 建设生态文明[A];贵阳市经济社会文化大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研究[C];2010年
2 陈慧华;;广州气候变暖及其对农业的影响与对策[A];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生态气象业务建设与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分会场论文集[C];2007年
3 李茜;张绍恢;陈敏;;廊坊的气候变化与冬小麦播期变化的关系[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4 唐湘玲;吕新;;石河子地区近48年来气候变化对棉花产量影响分析[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现代农业气象防灾减灾与粮食安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5 梁树献;罗泽旺;王式成;杨亚群;程兴无;徐胜;;浅析气候变化对淮河流域地表水资源的影响分析[A];中国水利学会2010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10年
6 刘洪兰;白虎志;张俊国;许爱琴;;河西走廊中部近50a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7 胡菊芳;;气候变化对江西水稻生产的影响[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应对气候变化分会场——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论文集[C];2010年
8 李艳兰;何如;覃卫坚;;气候变化对广西干旱灾害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11气象与现代农业[C];2011年
9 孙即霖;丛明;吴德星;高山红;;中国东部海区经向热力差异对夏季南京气候变化的影响[A];第28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S5气候预测新方法和新技术[C];2011年
10 王克坤;李明松;;低碳经济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A];地热能开发利用与低碳经济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四分会场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连春;西北干旱气候变化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响应研究[D];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5年
2 王伟男;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基本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借鉴意义[D];上海社会科学院;2009年
3 陈新伟;欧盟气候变化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12年
4 胡良温;近100年江河源区生态环境与气候演变趋势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5 宋俊荣;应对气候变化的贸易措施与WTO规则:冲突与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姚凤梅;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产量的影响评价[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5年
7 马丽娟;近50年青藏高原积雪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关系[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2008年
8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9 邬光剑;祁连山东段0.8Ma以来的构造隆升与气候变化[D];兰州大学;2001年
10 何云玲;纵向岭谷区气候变化特征及其生态影响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杰;天水地区气候变化及对林果生长的影响[D];兰州大学;2011年
2 刘丽娜;气候变化对中小流域径流过程的影响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3 杨慧;低碳时代的区域发展博弈与中国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4 纪道柱;江汉平原气候变化及其对农业影响的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张鹏飞;应对节能减排政府间博弈行为模型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6 李爽;青藏高原气候变化风险源时空特征及综合聚类研究[D];北京大学;2011年
7 孟丹丹;渭北旱塬地区气候变化的时空特征及突变性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8 苏坤慧;河南省小麦生产对气候变化响应及适应度评价[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婧辉;高山林线树种太白红杉年轮生长对气候变化的响应[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0年
10 熊伟;气候变化对水稻生产影响的模拟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郭春孚;构建地球村可持续发展机制任重道远[N];中国贸易报;2009年
2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 局长 郑国光;认清主流 把握趋势[N];中国气象报;2010年
3 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 郑国光;认清主流 把握趋势[N];人民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刘毅;减排在科学争论中推进[N];人民日报;2010年
5 梅新育;车到山前必有路?[N];国际商报;2009年
6 记者 姚润丰 刘羊旸 张辛欣;中国农业“暖”中应变[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7 南京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陈维健;充分发挥气象为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作用[N];中国气象报;2010年
8 记者 潘照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 民营企业责无旁贷[N];广西政协报;2009年
9 胡彦伟;“红色创想”在异国他乡开花结果[N];今日信息报;2010年
10 本报记者 袁祥;应对全球气候变暖的中国行动[N];光明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