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森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

孙一荣  朱教君  于立忠  张金鑫  
【摘要】:森林枯落物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和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要环节之一,是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枯落物层作为森林水文功能的第2作用层,在截持降雨、拦蓄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土壤水分入渗等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近年来,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森林枯落物的相关研究已成为森林生态研究和水文研究领域的国际前沿与热点,因此,系统地研究森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过程,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水源涵养林的经营理论与技术,对水源涵养林的高效、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和现实意义。本文在广泛收集国内外有关森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重点对森林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方法、内容和结论做了详细分析,指出针对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虽然已有很多研究,但是其研究方法仍需改进;研究内容有待扩展与加强,包括枯落物对水质的影响、枯落物剖面结构对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不同森林类型产生的枯落物对天然更新和水源涵养功能的影响。通过对枯落物水源涵养功能的全面系统研究,对深入了解枯落物层的水源涵养功能具有重要作用,可为水源涵养林的建设和合理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梁丽丽;陈红跃;黄丽铭;王相娥;谢腾芳;刘烈旺;;东江水源涵养林土壤养分变化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2 陈奇伯;解明曙;张洪江;;森林枯落物影响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研究动态[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4年S3期
3 王贤会;谢宝元;荣文卓;周敏;孙艳;吴煜禾;;新城子乡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及养分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0年05期
4 丁绍兰;杨宁贵;赵串串;杨乔媚;王湜;董旭;;青海省东部黄土丘陵区主要林型土壤理化性质[J];水土保持通报;2010年06期
5 赵洋毅;王玉杰;王云琦;成晨;储小院;刘楠;吴云;陈林;;重庆北部水源区水源涵养林构建模式对土壤养分的影响[J];水土保持学报;2009年04期
6 党宏忠;周泽福;赵雨森;杨洪学;;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土壤水文特征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6年01期
7 吴春雷;殷鸣放;商士达;吴可;高尚军;孙衍辉;于元忠;李伟;殷炜达;;辽东地区主要森林类型枯落物持水性能研究[J];林业实用技术;2010年06期
8 张增信;闵俊杰;闫少锋;姜志林;张军;张菲;;苏南丘陵森林枯落物含水量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2011年01期
9 张雷燕;刘常富;王彦辉;时忠杰;何常清;熊伟;于澎涛;;宁夏六盘山南侧森林枯落物及土壤的水文生态功能研究[J];林业科学研究;2007年01期
10 薛立;梁丽丽;任向荣;曹鹤;王相蛾;谢腾芳;;华南典型人工林的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土壤通报;2008年05期
11 万云;刘桂华;徐小牛;;江淮低丘林地水源涵养功能的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09年03期
12 邱治军;曾震军;周光益;杨松;谭斌;;流溪河小流域3种林分的土壤水分物理性质[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3期
13 刘敏;王玉杰;赵洋毅;吴得荣;刘楠;雷声坤;;重庆缙云山水源涵养林地土壤水文效应[J];中国水土保持;2010年05期
14 颜永强;段文标;陈立新;;黑龙江莲花湖库区落叶松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J];土壤通报;2010年05期
15 段文标;颜永强;赵雨森;;莲花湖库区落叶松水源涵养林土壤入渗性能的空间分布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0年12期
16 段文标;陈立新;颜永强;;莲花湖库区红松水源涵养林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的空间分布特征[J];自然资源学报;2011年07期
17 曹鹤;薛立;梁丽丽;任向荣;谢腾芳;王相娥;;3种生态公益林凋落物的持水特性[J];土壤通报;2009年01期
18 段文标;刘少冲;;莲花湖库区水源涵养林林地产流产沙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2006年05期
19 梁永强;薛立;曹鹤;黄丽铭;李国平;冼干标;;几种生态公益林土壤物理性质及其水源涵养功能[J];西南林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20 阎德仁;刘永宏;;土左旗白石头沟林场不同林地土壤特性研究[J];内蒙古农业科技;199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孙一荣;朱教君;于立忠;张金鑫;;森林枯落物的水源涵养功能[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09年
2 乔勇进;许景伟;王卫东;王月海;曹鹏云;;沙质海岸防护林体系土壤营养分析[A];山东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活动成果——山东生态省建设与发展论文汇编[C];2004年
3 耿绍波;杨晓菲;饶良懿;陈凯;;缙云山黛湖保护站不同林地枯落物及土壤持水性研究[A];长江流域生态建设与区域科学发展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4 钟祎;;安远县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措施[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黄自强;;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及发展思考[A];全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黄义雄;;福建滨海地区景观格局优化研究[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刘青柏;郝福荣;王月;;浅析加快林业发展与水土流失控制[A];2004年辽宁农业科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荣文卓;密云水源涵养林造林措施对土壤性质影响的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2 张雷燕;六盘山香水河小流域不同类型下森林土壤和枯落物的水文功能研究[D];沈阳农业大学;2007年
3 李雪蕾;城市水源地典型森林植被土壤结构与贮水特征[D];山东农业大学;2006年
4 赵学明;基于GIS北京山区森林多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D];北京林业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燕;森林固土保水监测与评估——保障国土生态安全[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