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

李燕  汪贤强  
【摘要】:在我国农村地区建设中合理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缓能源紧张局面,减轻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的压力,而且还可以满足农民对电、热、水等日常生活的能源需求,本文分析了当前农村能源需求及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对策及措施。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喜看今朝,巨大潜能待采掘[J];绿色视野;2006年02期
2 张春;;基于可持续发展的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思考[J];科技信息;2010年07期
3 宋昭峥;蒋淑丽;王瑾瑜;柯明;蒋庆哲;;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发展[J];当代化工;2009年06期
4 喻依兆,何屏;加速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2002年02期
5 马国波;;湖南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问题研究综述[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0年10期
6 ;本刊寄语[J];中国建设动态(阳光能源);2004年02期
7 ;可再生能源[J];科技智囊;2005年12期
8 ;能源科普小知识[J];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0年02期
9 章智;;我国将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J];上海节能;2001年Z1期
10 张凯;大力发展再生能源事业[J];中国科技信息;2000年20期
11 李春华;;中国可再生能源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12 吴步军;;未来中国能源多元化趋势[J];应用能源技术;2010年02期
13 杨娜;;建筑能源新技术生物质能的应用与研究[J];绿色建筑;2010年04期
14 杨建设;;科学规划,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目标顺利实现[J];风能;2010年08期
15 李泽辉;我国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资源的发展态势[J];江西能源;2002年04期
16 杨娜;;建筑能源新技术——生物质能[J];上海建材;2010年02期
17 黄文达;;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障碍及政策建议[J];地方财政研究;2006年06期
18 张亮;;国际可再生能源标准化发展的启示[J];电器工业;2009年09期
19 李萌;;中国低碳经济中可再生能源持续发展问题研究[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0 张涛;;甘肃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J];发展;2011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燕;汪贤强;;我国农村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初探[A];新农村建设与环境保护——华北五省市区环境科学学会第十六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C];2009年
2 牟双江;;中国云南民族地区清洁能源的现状和发展[A];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首届云南省科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李圣英;;对推进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化的十条建议[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4 俞善庆;;上海可再生能源发展回顾与展望[A];上海市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二、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选集[C];2006年
5 王艳凤;;发展我国的生物能源势在必行[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一)[C];2007年
6 柴隆谟;沈其芳;柴永祥;马乐;;说能源 话节能[A];07’中国西安能源动力科技创新研讨会及展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崔容强;庞乾骏;黄燕;徐秀琴;孙铁囤;徐林;陈东;刘晋;王康跃;;国内外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NRE)回顾与展望[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8 王培红;魏启东;;规模化发展可再生能源,保障江苏经济与社会的和谐进步[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9 冯琳;窦玉珍;;美国空军可再生能源工程研究[A];2007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下卷)[C];2007年
10 王革华;;加入WTO后农村可再生能源产业面临的形势和对策[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上册)[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辉;我国可再生能源供给的市场特征与激励机制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1年
2 高新宇;北京市可再生能源综合规划模型与政策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1年
3 曹卫兵;可再生能源产业技术评价与选择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4 李连德;中国能源供需的系统动力学研究[D];东北大学 ;2009年
5 俞萍萍;激励政策下发电企业可再生能源战略投资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1年
6 尤卓雅;能源替代、安全约束和经济增长[D];浙江大学;2011年
7 郭丽华;地热资源开发产业投资基金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康新凯;西部地区生物液体能源产业发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姜星莉;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曹钦;天津市新能源发展的决策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波;城市可再生能源应用规划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2 熊璐;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马宇骏;英国可再生能源政策发展及对我国的启示[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年
4 姚梦媛;中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政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悦;可再生能源经济激励主要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9年
6 王忠君;长春市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宋瑞;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2007年
8 宫春博;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杨艳艳;西部地区可再生能源的立法保障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10年
10 莫雪宏;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我国可再生能源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计量学院;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省可再生能源协会秘书长 朱萃汉;可再生能源联合发电系统技术将是新农村建设供电的主力军[N];浙江日报;2010年
2 记者 张佳丽;河南鹤壁开发可再生能源收效显著[N];中国建设报;2009年
3 特派记者 黄晶 谭丽琳 陈成智;加速开发海洋可再生能源进程[N];海南日报;2010年
4 罗楠 米从敏;可再生能源示范县[N];邯郸日报;2010年
5 中国工程院院士 华南农业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罗锡文;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是国家战略的必然选择[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年
6 本报记者 杨歌;史立山:多举措助力可再生能源完成2020年发展目标[N];机电商报;2010年
7 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建新;加快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N];新疆日报(汉);2009年
8 本报记者 王俊鹏;沙特积极参与国际可再生能源开发[N];经济日报;2010年
9 记者 刘毅;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一五”目标有望实现[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10 记者 杜星亮;可再生能源供热异军突起[N];太原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