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Li_2B_4O_7:Cu,Ag,P磷光体的热释光谱与荧光谱

熊正烨  唐强  张纯祥  罗达玲  陈劲民  刘小伟  
【摘要】:Li_2B_4O_7:Cu,Ag,P是一种非常具有应用前景的热释光剂量计材料。本文在成功制备性能较好的Li_2B_4O_7:Cu,Ag,P热释光磷光体的基础上,测量了该磷光体的热释光谱和荧光谱。特别对含不同浓度P的磷光体进行了系统测量。热释光谱和荧光谱的发光波段主要集中在350nm~420nm,中心发光波长在380nm附近;不同浓度P的磷光体的热释光谱强弱虽然有变化,但发光的谱形没有变化;对不同浓度P的磷光体的荧光谱,其强弱和谱形都基本没有变化。测量结果表明,热释光谱与荧光谱一样是一种观测发光中心的非常有效的实验方法,而且它还可以反映磷光体的缺陷情况;杂质P对Li_2B_4O_7:Cu,Ag,P磷光体的发光中心几乎没有影响,但影响磷光体内的热释光缺陷的浓度。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刘波,施朝淑,张庆礼,郭常新;GdVO_4:Eu~(3+)的热释光研究[J];发光学报;2002年04期
2 杨文襄,钱关英,赖光赐,钱保功;辐照高聚物的热释光——Ⅰ.γ-辐照聚乙烯的释光峯及其活化能的测定[J];高分子学报;1965年02期
3 魏宗英,何崇藩,殷之文;BGO晶体辐照损伤的热释光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88年Z1期
4 郑公望,任秀生,田昭舆,李英奎;油气藏地表热释光异常的研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9年02期
5 胡亚涛,仲维卓,沈定中;锗酸铋(BGO)晶体中缺陷分布的热释光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1988年Z1期
6 张纯祥,罗达玲,梁宝鎏,StokesMJ;硫酸镁热释光剂量响应的非线性研究[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7年06期
7 贾栓稳,杨百瑞;安阳殷墟陶片的热释光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2期
8 李娟,郝景权,张纯祥,唐强,张彦立,周汝信,王淑彬,苏锵;电子俘获材料Zn_4B_6O_(13)∶Dy~(3+)的热释光特性研究[J];高等学校化学学报;2005年01期
9 刘小伟,罗达玲,张纯祥;热释光剂量响应与升温速率的相关性[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年02期
10 熊正烨,张纯祥,唐强;掺钇钨酸铅晶体的热释光和光释光[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11 周宇清,李家强,侯兰田;非晶态TiO_2-SiO_2网络E′心的热释光探测[J];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1990年04期
12 贾栓稳,杨百瑞,P.D.Townsend;关于TLD-100样品热释光现象的几点讨论[J];人工晶体学报;1998年04期
13 叶启金,郭喜彬;Nd:YAP激光晶体γ辐照热释光[J];人工晶体学报;1982年Z1期
14 赵晓慧;热释光信号的测量[J];辽宁师专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5 唐强;张纯祥;;热释光和光释光发光谱的测量[J];发光学报;2006年03期
16 李子威;姜家亮;王倩;;纳米多孔氧化铝薄膜的热释光特性[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6期
17 唐强,张纯祥;SrSO_4:Eu和CaSO_4:Eu的热释光和光释光发光谱[J];核技术;2005年05期
18 王亚芳;杨百瑞;Peter Townsend;;CaSO_4∶Dy(Tm),Li低温热释光光谱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10年S1期
19 陈晶亮,唐强,张纯祥;掺Eu、Mn的CaSO_4磷光体的热释光特性[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20 刘正伟,刘应亮,黄浪欢,袁定胜,张静娴,容建华;三价镧系离子掺杂的Cd_3Al_2Ge_3O_(12)的长余辉发光[J];发光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正烨;唐强;张纯祥;罗达玲;陈劲民;刘小伟;;Li_2B_4O_7:Cu,Ag,P磷光体的热释光谱与荧光谱[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2 熊正烨;唐强;张纯祥;罗达玲;陈劲民;刘小伟;;Li_2B_4O_7:Cu,Ag,P磷光体的热释光谱与荧光谱[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1)[C];2008年
3 罗达玲;;热释光剂量响应的非线性[A];第九届全国核物理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4年
4 唐强;张纯祥;;热释光和光释光发光谱的测量[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5 唐强;陈国云;张纯祥;;掺Dy和Tb的四硼酸镁热释光特性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6 李娟;郝景权;张纯祥;唐强;王淑彬;苏锵;;荧光体SrB_4O_7:Dy~(3+)的合成、荧光、热释光及电子顺磁共振谱性质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王磊;魏明建;吕同艳;;安徽绩溪萤石的热释光性质[A];第四届北京核学会核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8 罗达玲;唐强;张纯祥;;热释光剂量计的缺陷复合体[A];第十四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8年
9 冯鹤;丁栋舟;李焕英;陆晟;潘尚可;陈晓峰;张卫东;任国浩;;Y_2Si_2O_7:Ce单晶的闪烁、热释光和光释光性能的研究[A];第15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10 唐开勇;崔辉;毛用泽;;杂质在LiF:Mg,Cu,P中的作用[A];全国第六届核仪器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杰;基于零维纳米体系的结构设计与构筑、性能调控及应用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2 王治龙;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3 黄敏;高电荷态离子和中性原子光谱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4 刘兴亮;含咔唑的π-共轭分子的合成、组装及光物理性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林林;新型红色和白色长余辉材料的研制及其发光特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6 骆群;稀土掺杂发光玻璃陶瓷制备与光学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7 王立强;双激光共聚焦生物芯片荧光分析仪的研究与开发[D];浙江大学;2004年
8 冯力蕴;复合荧光CdSe量子点的制备、表征与光学性质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2006年
9 谭杨;光学晶体波导中的激光和非线性效应[D];山东大学;2011年
10 张传超;高压下稀土钒酸盐和稀土氧化物的亚微米晶及纳米晶的相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少华;黄色粉末电致发光材料发光特性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5年
2 丁建英;荧光关联谱及其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3 刘瑞麟;可用于生物检测的荧光量子点的制备及其相转移方法的初步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4 秦晨;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研究激发态原子碰撞能量转移[D];新疆大学;2007年
5 赵磊;Bragg光纤光栅的应力及温度传感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6 何蕾;Al_2O_3薄膜的制备及其热释光特性研究[D];新疆大学;2008年
7 冯亚景;Mg_xZn_(1-x)O纳米晶粉体及纳米棒的制备和发光性质的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8 王丽艳;室温下C_(60)在吡啶中的荧光和AAO模板的制备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艳;富勒烯的荧光及富勒烯修饰的双层类脂膜光电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淑英;高位碱分子态与碱原子间的碰撞能量转移[D];新疆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实习生 姜靖;提速:从30分钟到3秒钟[N];科技日报;2007年
2 记者 张巍巍;科学家用电子信号制造原子开关[N];科技日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