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徐荣辉,葛元秀,马峰;正电子湮没寿命谱仪在线数据获取分析系统的建立和调试[J];核技术;1989年02期 |
2 |
康克军,付长青,王经瑾,高文焕,徐启春;大型辐射扫描成像系统的新型数据获取结构[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4年05期 |
3 |
金革;汪晓莲;姚春波;;双通道穆斯堡尔谱仪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5年05期 |
4 |
白立新,张一云,徐家云,杨存榜;双通道时间关联脉冲幅度分析系统[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6期 |
5 |
金革,杨衍明;多路穆斯堡尔谱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J];核技术;1987年09期 |
6 |
刘登舟,马小经,康英;计算机模拟计算γ谱与ADC道剖面的关系[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7年02期 |
7 |
殷锡金,沈翠华,白晓薇,李伟生;核物理实验中的多参数数据获取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4年06期 |
8 |
冉利波,刘爱平,敖学翎;HL-1装置的微机数据获取及处理[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6年04期 |
9 |
陈怀德,潘大金,朱翠勤,王光宇,王世博,牛万福,谷静兰,唐云丽;基于微机的多功能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88年01期 |
10 |
傅塞鸿;劳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LAMPF数据获取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4年02期 |
11 |
陈怀德,潘大金;基于八位机的多功能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S2期 |
12 |
蔡建新,阎华文,刘洪涛;核医学数据获取动态存储器的设计[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0年06期 |
13 |
苏弘,杨治虎,马晓莉,殷玮玮,李小刚;用于光谱和能级寿命测量的控制及数据获取电子学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3期 |
14 |
张紧;选择PC/Windows平台开发多参数获取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4年04期 |
15 |
夏松江;基于微机的多参数核谱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2年04期 |
16 |
张健;杜少武;刘保华;丁同海;;HT-7托卡马克实验装置上基于PLC控制的中性束诊断电源系统[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6年05期 |
17 |
刘英杰;邹佳恒;朱科军;李卫东;赵京伟;;BESⅢ事例筛选软件框架[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7年06期 |
18 |
解正国,石铭德;5MW核供热堆水力驱动控制棒逻辑控制系统[J];核动力工程;1995年06期 |
19 |
夏松江;开放式双参数核谱数据获取与处理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1999年03期 |
20 |
杨涛,宁宇进,王映雪,虞孝麒;电子能量损失符合谱仪前端电子学和数据获取系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1年0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