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项阳;软X射线界面传输特性及应用研究[J];光学精密工程;1994年04期 |
2 |
;软X射线投影光刻的关键技术[J];航空精密制造技术;1997年06期 |
3 |
吕俊霞,马月英,裴舒,曹健林;C/Al软X射线多层膜反射镜的制备与测量[J];光学仪器;1999年Z1期 |
4 |
王占山,曹健林,陈波,马月英,陈斌,张俊平,王兆岗,高宏刚,吕俊霞,陈星旦;18.2nm Schwarzschild显微成像系统初步研究[J];光学学报;1996年04期 |
5 |
赵平,龚美霞,张小秋,王永昌;台式软X射线近贴显微系统[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12期 |
6 |
王国田;长波长软X射线多层膜的设计与制备[J];光机电信息;2000年04期 |
7 |
阮林波,曹锦云,黑东炜,孙凤荣,罗剑辉;纳秒级紫外/软X射线条纹相机[J];光电工程;2004年02期 |
8 |
谢行恕,贾成芝,赵永飞,徐向东,蒋诗平;合肥同步辐射软X射线显微术研究[J];物理;1996年02期 |
9 |
薛钰芝,沈长斌,林纪宁,马月英,曹健林;Mo/Si和Mo/B_4C软X射线多层膜的界面热稳定性研究[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1998年06期 |
10 |
王占山,高宏刚,马月英,吕俊霞,曹健林;软X射线多层膜技术[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9年04期 |
11 |
柯常军,王占山,张铁强,曹健林,陈星旦;软X射线多层反射膜的一种新型设计方法[J];光学精密工程;1999年02期 |
12 |
傅恩生;用多层膜测试结构证实软X射线显微术分辨率达20nm[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09期 |
13 |
王德信;李世荣;;乳腺癌的克星——钼靶软射线机影像技术[J];中国仪器仪表;2008年05期 |
14 |
张玉煊,蒋诗平,付绍军,张新夷,陈敏,陈建文,徐至展;同轴软X射线全息成像及其数字重现[J];光学学报;1999年02期 |
15 |
郭培基,高清峰,董玉芝;用于ICF实验的轴对称掠入射软X射线显微镜中的光学系统[J];中国激光;2001年04期 |
16 |
王劼,郭玉献;基于LabVIEW的软X射线磁性圆二色实验站数据采集和控制程序[J];核技术;2005年04期 |
17 |
王洪昌,王占山;多层膜优化设计方法[J];应用光学;2005年05期 |
18 |
秦俊岭;邵建达;易葵;周洪军;霍同林;范正修;;Mo/Si软X射线多层膜的界面粗糙度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束;2007年05期 |
19 |
陈波;尼启良;王君林;;长春光机所软X射线-极紫外波段光学研究(英文)[J];光学精密工程;2007年12期 |
20 |
吕俊霞,马月英,裴舒,陈星旦,曹健林;Mo/B_4C软X射线多层膜结构特性研究[J];光子学报;2000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