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X射线位置灵敏探测器及其在能谱测量中的应用

杨朝文  许祖润  李鹏远  吴世英  刘海涛  
【摘要】:本文描述了一种一维 X 射线位置灵敏探测器.位置分辨本领好于1mm.将该探测器与衍射晶体相结合,组成的低能 X 射线能谱测量系统,能量测量范围从1keV 到200keV,对于~(57)Co 的6.4keV 射线,能量分辨本领好于50eV.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朝文,许祖润,李鹏远,吴世英,刘海涛;X射线位置灵敏探测器及在能谱测量中的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4期
2 吕爱民,官汉章,焦化南;脉冲x射线测速基准系统研究——脉冲x射线仪输入端触发电路的设计[J];测试技术学报;1994年02期
3 田胜全;CT机无X射线故障的检修与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1994年03期
4 丁训良,梁炜,颜一鸣;使用X光透镜的XRF谱仪的研究进展[J];核技术;1996年03期
5 高立;美开发外科医生用“X射线”眼镜[J];国外核新闻;1996年07期
6 卜灵;日本核循环开发研究所利用计算机化断层X射线照相法成功地获得乏燃料组件的X射线图[J];国外核新闻;1999年10期
7 徐庆俊,沈显威;X射线管损坏的故障原因[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8 张季如,陈超敏,管昌生;路面水泥混凝土质量检测的X射线衍射分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9 荆峰;X射线数字化实时成像系统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探伤;2004年03期
10 王成英,梁倩;S4 EXPLORER X射线荧光光谱仪常见故障与诊断方法[J];现代仪器;2004年05期
11 王成,张贵彦,马莹,肖孟超,钱龙生;薄膜应力测量方法研究[J];激光与光电子学进展;2004年09期
12 田慧,袁伟群,王义,栗保明;X射线数字化仪在弹道研究中的应用[J];南京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1期
13 陈春晖;张玉庆;沈耀芳;吴水龙;;四台集装箱检查系统防护水平监测与分析[J];中国辐射卫生;2005年04期
14 李炜;郭媛媛;王承玉;龙西明;高晖;刘伟荣;;基于X射线量变化评估真空灭弧室真空度的方法[J];高压电器;2008年04期
15 陈颖;;浅谈对医用诊断X射线辐射源检定项目的理解[J];计量与测试技术;2009年06期
16 叶显仕,曹锡朝,沈玉琪,吴寿明;医用诊断X线工作者遗传效应调查[J];辐射防护;1985年01期
17 徐君权;中等重原子L壳层空位的退激模型和L_1次壳层空位的衰变率(英文)[J];核技术;1988年10期
18 王超群;薄膜应力和点阵常数同时测定的S-B聚焦Guinier相机[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2年06期
19 陈敬忠;工业探伤X射线屏蔽防护审核计算法[J];核技术;1993年09期
20 闵连太,黄凤贞;粘土矿物的X射线定量研究[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1994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朝文;许祖润;李鹏远;吴世英;刘海涛;;X射线位置灵敏探测器及其在能谱测量中的应用[A];第7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4年
2 李志宏;吴忠华;吴自玉;;小角X射线散射在高分子研究中的应用[A];科技、工程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中国科协第五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张伟;王壮;;高能X射线探伤的射线能量选取[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4 王薇;张杰;董全力;;数值模拟研究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转换与辐射加热[A];Strong Field Laser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2年
5 王益民;;关于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的误区[A];X射线荧光分析技术应用论文集[C];2003年
6 杨杰;过惠平;李如松;;X或γ射线阵列探测器的现状与发展[A];第十三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余中平;李珊;周艰;文志宏;;溶出系统压力管道探伤方法的探索[A];2006年西南地区第九届NDT学术年会暨2006年全国射线检测新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吾勤之;巴维真;何承发;陈朝阳;;低能X射线在材料界面附近的剂量分布[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二)[C];1996年
9 包尚联;方光银;;X射线适应断层调强放疗技术[A];Medical Imaging and Radiological Physics--Proceedings of CCAST (World Laboratory) Workshop[C];2000年
10 牟维兵;;不同X射线屏蔽材料组成形式研究[A];第十届全国抗辐射电子学与电磁脉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安;铍材X射线残余应力无损测定原理和方法[D];重庆大学;2002年
2 章程辉;红毛丹品质的机器视觉检测技术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3 戚大伟;基于分形理论的原木缺陷X射线图像分析与处理[D];东北林业大学;2003年
4 王新成;基于上海EBIT的碰撞平台—全信息带电粒子动量谱仪建设[D];复旦大学;2009年
5 丁良;固定化酶活性的表面微区分析与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6 朴春姬;hTRAIL基因—放射治疗的体外抑瘤效应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孙宝胜;Taurolidine单独或联合X射线抑制黑色素瘤生长及其机制[D];吉林大学;2007年
8 杨文正;ICF用MCP选通软X射线皮秒分幅相机动态时空特性及新型多时间分辨诊断技术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8年
9 施军;Z箍缩高温等离子体极化光谱诊断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10 陈麟;光波导波长传感器和古斯—汉欣效应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栋华;强力钢绳芯胶带漏磁检测和图像采集实验系统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05年
2 郭萌;暗物质天体存在的可能性及其观测[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3 桂建保;一种开放式双MCP纳秒单幅相机及其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2004年
4 艾维平;DXR250RT平板探测器X射线实时成像检测系统的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07年
5 陈拉;薄膜X射线测厚仪的设计与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6年
6 江晶;薄膜X射线测厚仪的设计和软件开发[D];北京化工大学;2007年
7 朱托;激光等离子体X射线谱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8 余宁乐;江苏省医用诊断X射线工作者肿瘤流行病学调查[D];苏州大学;2001年
9 陈欣;基于光栅成像的锥束相位CT[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10 黄显宾;喷气负载研制及其Z箍缩等离子体实验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盘和林 刘丹;少量X射线不会造成伤害[N];中国消费者报;2004年
2 记者 曹丽君;X射线和CT可能使部分人致癌[N];新华每日电讯;2004年
3 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医师 胡培;用X射线应谨慎[N];云南科技报;2003年
4 中国科学技术史学会 李安平;X射线的发现和发展[N];科技日报;2000年
5 记者 陈超;日本发射一X射线天文卫星[N];科技日报;2005年
6 庞炳良 译;X射线的洞察力[N];北京科技报;2000年
7 鲜飞;X射线在SMT生产中的应用[N];中国电子报;2001年
8 ;滥照X射线成公害[N];健康报;2002年
9 记者 陈超;日X射线天文卫星出现故障[N];科技日报;2005年
10 记者 李斌;太阳表面X射线再次爆发[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