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一种基于实验新理念的小鼠微核实验方法

赵刚  倪娅  徐云丹  
【摘要】:微核试验(micronucleus test,MNT)是遗传毒理学研究中快速检测染色体损伤的一种常用方法,在各种化合物或药物遗传毒性或诱变性的快速初筛方面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因此,小鼠红细胞微核标本的制备与观察是医学遗传学实验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项目。然而,目前国内高等医学院校开设的小鼠微核实验多以骨髓多染性红细胞(polychromatic erythrocyte,PCE)作为观察对象,在制备微核标本时,一般是2人一组使用1只经过诱变剂作用的小鼠,经过处死动物、剥离股骨、收集骨髓、细胞涂片、甲醇固定和Giemsa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按两个学生一只小鼠计算,一个50人的班级做一次微核实验需要消耗25只小鼠。按照有关实验的现代理念,这种传统的小鼠微核教学实验设计存在明显弊端。其一是动物消耗量较大,不符合动物实验新理念的3R原则(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refinement优化)。该原则的第一要求就是在实验中尽可能减少动物的使用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其二,在实验中使用的甲醇对人体具有一定毒性,且挥发性强,易污染实验室的空气。为了克服传统小鼠微核教学实验的这两个弊端,使该项目的实施符合当今国际上倡导的有关动物实验的新理念,经过摸索,我们建立了无需处死动物,不使用甲醇的小鼠尾部血液正染性红细胞(normochromatic erythrocyte,NCE)微核实验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动物消耗量小、对实验室空气无明显影响,适合于医学遗传学或普通遗传学教学中有关微核的观察实验。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立平,曹佳;微核实验的自动化检测研究进展[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3期
2 张清林;王爱平;;人淋巴细胞微核实验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1991年04期
3 ;小鼠吸入五氧化二钒的微核实验[J];工业卫生与职业病;1986年06期
4 杜启艳;常重杰;南平;王友利;;柠檬黄对泥鳅的急性毒性及遗传毒性实验[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15期
5 农清清;张志勇;何敏;田丽;;微囊藻毒素-LR对HL60细胞遗传毒作用的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06期
6 刘萍,吴世德,姚玉娜,董怀军,王淑娥;铝螯合剂对明矾诱发小鼠遗传物质损伤的抑制[J];中国公共卫生;2004年09期
7 吴姗芸;鲁力;林辉;鲁文清;肖德强;李习艺;曾高峰;;牛磺酸对苯并(a)芘致L-02细胞损伤保护作用[J];中国公共卫生;2009年02期
8 胡恭华;李锋;杨建平;熊跃玲;;赣江水体有机提取物的小鼠子宫增重和微核试验[J];毒理学杂志;2009年04期
9 周长慧;常艳;王征;王庆利;林海霞;;流式细胞术在微核实验中的应用[J];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2010年06期
10 赵慧娟;刘萍;禚金花;冯国昌;;排铅聚糖对铅致小鼠遗传和生殖毒性的抑制作用[J];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6期
11 易娟;刘征宇;沙焱;曹建伟;黄丽娟;李丽梅;;微核试验在接触有害重金属人群监测中的应用[J];职业与健康;2009年01期
12 刘佳;高敏;殷忠;;贵州野生多汁乳菇氨基酸成分及致小鼠突变性实验[J];预防医学情报杂志;2007年02期
13 刘清华,马军,袁志刚,黄志碧,方玲,胡启平;南宁市某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的致突变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14 于文辉;高永泉;赵文;齐小菊;杨静;;乙烯利体内致突变性研究[J];农药学学报;2006年02期
15 黄建,曹佳,杨录军,周利军;丝裂霉素C诱发小鼠外周血嗜多染红细胞、正染红细胞以及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的比较[J];癌变.畸变.突变;1991年02期
16 孙立平,李德志,刘志谋,杨录军,刘晋祎,曹佳;大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的流式细胞仪自动化检测[J];癌变.畸变.突变;2004年03期
17 李艳华,林秀武;甲基汞诱导大鼠骨髓细胞和胎肝血嗜多染红细胞微核实验(MNT)[J];卫生毒理学杂志;1993年S1期
18 崔凤梅;胡明江;包广粮;孙亮;王道锦;童建;;氚水的内照射损伤实验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09年05期
19 许重洁;张艳芬;杨保胜;张光谋;刘小学;;阿霉素对雄性小鼠生殖毒性影响的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0年10期
20 陈永红;黄夏宁;邹志飞;谷康定;王岚;刘慧智;;曲酸遗传毒性的研究[J];食品科学;201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刚;倪娅;徐云丹;;一种基于实验新理念的小鼠微核实验方法[A];基因开启未来:新时代的遗传学与科技进步——湖北省遗传学会第八次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2 李文丽;梁欣;海春旭;;光气诱导小鼠肺水肿的凋亡相关基因表达[A];2008陕西省环境与健康论坛论文集[C];2008年
3 李昱辰;陈昱;林炜;朱建林;汪家梨;张文昌;;连续低功率微波照射对雄性小鼠生殖细胞DNA损伤的影响[A];中国毒理学会第五次全国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9年
4 王取南;李小平;胡浩;杨永坚;;三氯化铝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海马神经元细胞内游离钙水平的关系[A];安徽省第五届“兴皖之光”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医科卷)[C];2005年
5 王宇平;郭长江;杨继军;韦京豫;吴健全;高蔚娜;;补充维生素B_2对急性低氧暴露小鼠血浆代谢组的影响[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6 宁鸿珍;唐咏梅;关维俊;周瑞华;闫红;;矿工保健饮料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作用研究[A];中国营养学会特殊营养第七届学术会议会议资料汇编[C];2009年
7 吴建辉;杨荣富;徐滢雯;桂博;王玖玖;刘向云;孙祖越;;双酚A对去势雌性ICR小鼠子宫影响[A];中国药理学会第六届生殖药理学专业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9年
8 封锦芳;余焕玲;肖荣;毕研霞;鲜米西;麻微微;苑林宏;;生命早期高脂饮食对子代小鼠生长发育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影响及植物甾醇的干预作用[A];北京市营养学会第四届会员代表大会暨膳食与健康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周淡宜;朱染枫;徐水祥;王茵;;卵磷脂复合制剂改善记忆作用的研究[A];首届长三角科技论坛——营养与保健食品发展分论坛论文集[C];2004年
10 郭沈波;杨志宏;刘占涛;仲伟珍;孙谧;王跃军;王春波;;海洋低温溶菌酶的急性毒性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宁;小鼠神经行为测试组合建立及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对小鼠学习记忆影响的研究[D];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11年
2 黄韵;微核及微核细胞命运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2年
3 林大枫;甲醛致工人淋巴细胞遗传损伤及与核苷酸切除修复通路基因多态性的关联性[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4 陈秋平;油茶蒲减肥降脂功能因子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5 刘晋;维生素B_1、B_2、PP对急性低氧暴露小鼠营养代谢的改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0年
6 谷春梅;生大豆及过量蛋白日粮致小鼠消化器官氧化应激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8年
7 万旭英;大、小鼠卵泡培养方法及其在雌性生殖毒性研究中的应用[D];第二军医大学;2008年
8 宋立华;大豆异黄酮对小鼠辐射损伤的防护效果及其机制的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4年
9 刘萍;DFP的合成、排铝作用及对慢性荷铝动物的保护机制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帅怡;金属硫蛋白抗阿霉素心脏毒性作用的基因组学与蛋白质组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华英;十溴联苯醚对雌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探讨[D];暨南大学;2011年
2 申小爱;急性铅暴露对幼年大鼠脑海马中PKC-γ,NOS,NO的影响[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3 高双;慢性染铅小鼠脑皮质及海马中PKCγ及ERK表达变化的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7年
4 牛玉红;经母体砷暴露不同发育阶段仔鼠肝和脑中砷形态分布[D];中国医科大学;2008年
5 刘永;吸烟小鼠血清生理生化指标的初步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8年
6 唐莹;小鼠三聚氰胺急性与蓄积性毒性试验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7 吴斌;小鼠伊维菌素急性与蓄积性毒性试验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0年
8 张岭;电离辐射诱发小鼠外周血网织红细胞微核的剂量—效应关系[D];吉林大学;2011年
9 吉珊珊;纳米二氧化铅对小鼠急性损害作用的研究[D];河北医科大学;2010年
10 王进;经水摄入三氯乙烯对小鼠调节性T细胞影响的研究[D];安徽医科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 生金平 本报记者 张咏晴;“乙肝小鼠”成人类替身[N];文汇报;2005年
2 坚;衰老:一把双刃剑[N];医药经济报;2002年
3 湖南省儿童医院儿童保健所所长 钟燕;肥胖是小时候吃错了东西[N];健康报;2009年
4 黄敏;吃盐也上瘾[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新化;大快朵颐不发胖[N];医药经济报;2003年
6 王有国;每顿八分饱 长寿不见老[N];中国医药报;2001年
7 王振岭;被动吸烟影响记忆[N];健康报;2002年
8 黄每裕;白老鼠生了一窝“黑小子”[N];中国医药报;2002年
9 刘伟;可食用乙肝疫苗研究有进展[N];中国医药报;2002年
10 张田勘;“麦卡效应”推导健康与长寿[N];大众科技报;2002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