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张海英;;磁处理对蛹虫草胞外多糖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34期 |
2 |
李春丽;刘晓兰;陈慧鑫;曹双玉;李紫银;;蛹虫草深层培养产菌丝体及胞外多糖的初步研究[J];农产品加工(创新版);2010年02期 |
3 |
赵明文,吴燕娜,李玉祥,娄无忌;蛹虫草产胞外多糖的液体优化培养条件研究[J];中国食用菌;2000年04期 |
4 |
车振明,王燕,周黎黎,唐春林;原生质体紫外诱变选育蛹虫草新菌种的研究[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4年08期 |
5 |
朱蕴兰;邵颖;陈安徽;陈宏伟;;蛹虫草多糖对紫外线诱发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J];食品科学;2009年01期 |
6 |
王永敏;祝文兴;安利国;杨桂文;;优化条件对蛹虫草菌丝体与胞外多糖得率研究[J];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7 |
孙军德;宋思丹;王颖;房琳琳;白立红;;蛹虫草优良菌株的筛选[J];微生物学杂志;2011年02期 |
8 |
刘苗苗;宁尚勇;崔西勇;许志强;李十中;;响应面法优化蛹虫草液体培养条件[J];中国农学通报;2008年05期 |
9 |
柴建萍,白兴荣,谢道燕;不同蛹虫草菌株比较试验与筛选[J];云南农业科技;2003年01期 |
10 |
王继健;;蛹虫草粗提物体外抗氧化实验研究[J];吉林农业;2011年05期 |
11 |
陈国卿;李春燕;;营养与药用珍品——蛹虫草[J];中国林副特产;1992年02期 |
12 |
潘新法;樗蚕蛹为寄主培育蛹虫草初报[J];食用菌;1994年S1期 |
13 |
张飞翔
,张庆;蛹虫草人工瓶栽技术要点[J];中小企业科技;2000年11期 |
14 |
张飞翔,张庆;蛹虫草人工瓶栽技术要点[J];中国食用菌;2001年04期 |
15 |
柴建萍,日兴荣,谢道燕;云南蛹虫草分布及发生生态因素浅析[J];云南农业科技;2002年04期 |
16 |
柴建萍,白兴荣;蛹虫草人工培育研究初报[J];云南农业科技;2001年01期 |
17 |
益农;蛹虫草代料优质高产栽培技术[J];安徽农业;2002年06期 |
18 |
姚国洪,刘喜屏,刘广红,房迈莼,黄文芳;蛹虫草菌丝生长研究[J];微生物学杂志;2003年01期 |
19 |
穆忠平;蛹虫草高产栽培技术[J];食用菌;2004年05期 |
20 |
郑社会;;应用干蚕蛹栽培蛹虫草[J];食用菌;2005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