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韩其为  
【摘要】:正一、三峡工程运行后长江中游河道及江湖关系变化 1、三峡水库原来研究的拦沙期为120年,由于出库含沙量低,湖北境内将长期冲刷,从宜昌至九江最大冲刷达10-90年。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昭华;李义天;刘云;;长江中游洪水调度研究(III):防洪工程体系效果浅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07年23期
2 聂芳容;刘卡波;周北达;;运用三峡水库为长江中下游补充冬季淡水资源[J];人民长江;2009年14期
3 彭杨,李义天,张红武;汛末蓄水时间对三峡水库河道冲淤的影响[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2004年06期
4 ;洪峰与三峡的思考[J];晚霞;2010年16期
5 方宗岱;三峡水库建成后下游冲刷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J];水运工程;1986年02期
6 ;《三峡水库来水来沙条件分析研究论文集》出版发行[J];水文;1993年01期
7 崔文生;三峡水库对自然景观及名胜古迹影响不大──三峡工程纪行之五[J];吉林水利;1996年06期
8 王德旺!山西;新中国世界第一(24─33)[J];党史文汇;1999年03期
9 ;治理泥沙进入三峡水库的“生物篱”技术开始实施[J];水利电力劳动保护;2000年04期
10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三峡工程建设期三峡水库管理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4年17期
11 黄真理;;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研究及其进展[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6年05期
12 陈野鹰;唐红梅;陈洪凯;;三峡水库岸坡渗流自由面求解方法及应用[J];水运工程;2006年11期
13 刘攀;郭生练;李玮;林凯荣;;用多目标遗传算法优化设计水库分期汛限水位[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4期
14 ;三峡工程首次承担防洪任务[J];水利水电快报;2007年15期
15 吴昕;董磊华;李文哲;洪林;;三峡水库建设对减轻洞庭湖洪灾作用分析[J];广东水利水电;2007年04期
16 张桂林;徐旭忠;;三峡水库面临地灾新考验[J];瞭望;2009年15期
17 段跃芳;;关于三峡水库管理创新的思考[J];三峡论坛(三峡文学.理论版);2009年01期
18 陈进;;三峡水库抗旱调度问题的探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10年05期
19 袁超;陈永柏;;三峡水库生态调度的适应性管理研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1年03期
20 ;长江防总发出首个防汛调度令 加大三峡水库下泄流量[J];人民长江;2011年1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其为;;有关三峡水库下游冲刷对长江中游影响的几点看法[A];2007中国科协年会院士专家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2 杨达源;崇婧;吴江华;蒋晓伟;;长江三峡库岸稳定性研究[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下册)[C];2001年
3 ;三峡工程建设期水库管理调研报告[A];水库经济论文集(2005年)[C];2005年
4 薛果夫;吴世泽;陈又华;;三峡水库蓄水初期RCC围堰基础排水量变化原因分析及其处理[A];2004水利水电地基与基础工程技术——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2004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5 鲍正风;胡晓勇;;三峡水库汛前消落期优化调度方式研究[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方崇惠;;试分析三峡水库清水下泄对荆江河床侵蚀的方向[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文泥沙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7 祝俊;纪道斌;汤正阳;欧阳丽;鲍正风;;三峡水库洪水调度实例分析[A];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信息化专委会2009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杜运领;陈晨宇;芮建良;;三峡库区开县消落区治理模式的探讨[A];自主创新与持续增长第十一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1)[C];2009年
9 邓建辉;戴福初;闵弘;魏进兵;卢慧;谭国焕;李焯芬;;三峡库区泄滩滑坡监测系统[A];第八次全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4年
10 李义天;孙昭华;江凌;;三峡水库对长江中游防洪航运影响研究[A];三峡工程建成后对长江中游的影响——2007中国科协年会分论坛之十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广晶;三峡水库综合优化调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2 邓金运;流域水沙输移模型及其在长江上中游的应用[D];武汉大学;2003年
3 陈建;水库调度方式与水库泥沙淤积关系研究[D];武汉大学;2007年
4 张验科;综合利用水库调度风险分析理论与方法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年
5 曹慧群;三峡水库挖粗沙减淤方式研究[D];清华大学;2010年
6 范继辉;梯级水库群调度模拟及其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2007年
7 褚忠信;三峡水库一期蓄水对长江泥沙的影响[D];中国海洋大学;2006年
8 马超;梯级水利枢纽多尺度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9 葛华;水库下游非均匀沙输移及模拟技术初步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10 田雨;长江上游复杂水库群联合调度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勇峰;长江中游江湖关系变化及疏浚对防洪的影响[D];河海大学;2005年
2 陈贤祎;新水沙条件下三峡水库重庆河段泥沙淤积与航道整治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09年
3 白建光;三峡水库塌岸预测评价的物理模拟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4 陈栋;三峡水库非汛期水动力及水质模拟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5 王茜;长江中游水灾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建立——以98年武汉及其周边地区水灾监测应用为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测量与地球物理研究所);2004年
6 甘富万;三峡水库提前蓄水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文标;三峡水库运行初期对鄱阳湖汛期高水位变化趋势的影响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8 余文公;三峡水库生态径流调度措施与方案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9 王俊娜;改善三峡水库非汛期水质的调度方式研究[D];天津大学;2008年
10 刘强;三峡水库洪水预报研究及其系统开发与应用[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覃燕妮;优先保证群众出行和生产生活[N];三峡日报;2008年
2 记者 李真;三峡水库新增抗旱功能[N];中国水利报;2010年
3 杨希伟 李真;三峡水库泄洪腾库容[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4 通讯员 望作信 记者 覃燕妮;三峡水库新增库容62亿立方米[N];三峡日报;2009年
5 记者 张志峰;三峡水库加大下泄流量[N];人民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吴长亮;三峡水库:今年能否成功挑战“175”[N];解放日报;2010年
7 记者 施友谊 蔡钧庭;一百七十二米作证:三峡水库高水位运行一个月[N];三峡日报;2008年
8 记者 柳德新 通讯员 杨雨晴;三峡水库为长江中下游补水[N];湖南日报;2011年
9 方勋;国家防总再次调度三峡水库加大泄量[N];中国水利报;2009年
10 记者 甘勇 通讯员 李真 黄为;三峡水库今年可防千年一遇洪水[N];湖北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