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两类基于异常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的比较

张满怀  
【摘要】:传统的基于误用的入侵检测方法不能有效地检测出未知的入侵行为,基于异常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已成为近年来的主要趋势。该文比较了基于异常的两类新方法:一类是基于遗传算法和空间覆盖的方法;另一类是基于支持向量机分类的方法,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两类方法的优缺点可以互补,融合这两类方法可以形成一种更新的入侵检测方法。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福生;;数据挖掘技术在网络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现代情报;2006年09期
2 姚丽娟;;网络入侵检测技术综述[J];软件导刊;2010年06期
3 陆正伟;钱江;;一种应用免疫原理的入侵检测原型系统[J];微计算机信息;2006年21期
4 王新,刘建辉;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05年11期
5 周游;母晓科;;入侵检测系统研究分析[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8年25期
6 魏先勇;;入侵检测技术的探究[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蒋建兵;粱家荣;王龙;;基于云模型的入侵检测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2010年03期
8 卞小香;张晓山;刘星成;;小IP报文攻击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年17期
9 杨鸿洲;杨立洁;;基于进化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模型[J];中国公共安全;2005年03期
10 吴志芳;刘昕;;智能化入侵检测系统的探讨[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5期
11 杨学俊;李建良;;入侵检测技术研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年09期
12 张锏;;基于云模型和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J];传感器与微系统;2011年01期
13 刘永芬;郭躬德;黄杰;;新超球面SVM方法及其在入侵检测中的应用[J];微计算机信息;2009年33期
14 彭宏;;基于粗糙集理论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6年01期
15 王勇;黄国兴;彭道刚;;基于人工免疫的NIDS数据库模型[J];计算机工程;2006年20期
16 周新秋;王丽娜;;高校办公网入侵检测系统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学术交流);2006年32期
17 史进;;基于协议分析与模式匹配相结合的入侵检测机制[J];网络安全技术与应用;2008年05期
18 蔡增玉;谷文祥;甘勇;刘书如;;基于规划识别的入侵检测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0年12期
19 高翔;于枫;王敏;;FART在非监督式网络异常检测中的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6年27期
20 谭三;刘宁;;基于阈值聚类和KNN分类的入侵检测[J];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201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满怀;;两类基于异常的网络入侵检测方法的比较[A];2007中国科协年会——通信与信息发展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应辉;饶云波;;最小差异度聚类在异常入侵检测中的应用[A];第二十一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3 范瑛;;改进蚁群算法结合BP网络用于入侵检测[A];中国运筹学会模糊信息与模糊工程分会第五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张建宇;廖唯棨;张行功;邹维;;网络处理器的发展及其在网络安全中的应用[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5论文集(下册)[C];2005年
5 贺飞;;网络安全实现结构[A];第十三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6 杜丞香;梁慕慧;;气象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的防护[A];第27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雷达技术开发与应用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7 李伟明;李之棠;;NSL:一种面向网络安全的语言[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8 陈成;岳志伟;;浅谈政府门户网站的网络安全[A];中国航海学会航标专业委员会沿海航标学组、无线电导航学组、内河航标学组年会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邱晓鹏;张玉清;冯登国;;蠕虫攻防技术综述[A];全国网络与信息安全技术研讨会’2004论文集[C];2004年
10 王丽香;;网络信息建设与网络安全浅谈[A];山西省科学技术情报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加全;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2 邬书跃;基于支持向量机和贝叶斯分析技术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3 张桂玲;基于软计算理论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4 赖积保;基于异构传感器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5 李建平;面向异构数据源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模型与方法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6 刘效武;基于多源融合的网络安全态势量化感知与评估[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9年
7 孟锦;网络安全态势评估与预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8 李志东;基于融合决策的网络安全态势感知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2年
9 赵文涛;基于网络安全态势感知的预警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杨天路;网络威胁检测与防御关键技术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红;基于选择性集成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江苏大学;2005年
2 祝洪杰;基于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孙伟;基于模式匹配和协议分析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06年
4 刘娜;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的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张玉宁;基于免疫危险理论的入侵检测方法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7年
6 王志飞;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大连交通大学;2010年
7 杨锋;基于数据挖掘的入侵检测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6年
8 史兴娜;基于免疫机制的Multi-Agent入侵检测系统[D];太原理工大学;2007年
9 胡亚杰;基于BP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D];东华大学;2009年
10 卢洁;基于PSO-RBF神经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南京林业大学;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石爱;NetScreen推出全面的网络安全方案[N];通信产业报;2002年
2 记者史晓芳;中小企业应注重网络安全[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3 吕英;Top Layer网络安全方案亮相[N];通信产业报;2002年
4 本报记者 钱炜;政府应加大对网站维护的投入[N];科技日报;2009年
5 马蕾;第三方认证呼声渐高[N];人民邮电;2009年
6 陈飞雪;NETGEAR将安全融入到产品 大幅提升网络安全[N];中国计算机报;2002年
7 费振波 岳欣;自主研发结硕果网络安全显神威[N];黑龙江日报;2004年
8 赵建;网络安全防范问题为全球关注[N];国际商报;2003年
9 本版统筹/撰文 寒山;严望佳:用心护航中国网络安全[N];民营经济报;2006年
10 周雪;国内网络安全厂商坚持本土化[N];电脑商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