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生物质制氢与燃料电池整合系统研究

张晓东  陈雷  孟祥梅  孙立  
【摘要】:生物质制氢与燃料电池的技术整合将提供一条完全清洁的后续能源路线,并能够为生物质能源的高效经济利用开辟具有竞争力的创新途径,为氢能技术的发展提供有利保障。在对生物质热化学制氢的工艺路线和过程经济性等进行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明确了制氢路线开发中的优化方向;对生物质燃气在高温燃料电池系统中应用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并结合目前国内外生物质基燃料电池系统的研究进展,明确了适宜的生物质制氢与燃料电池系统的整合工艺开发中需要克服的障碍和路线的发展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王赓;左阿惠;李爱仙;陈霖新;;我国氢能标准体系框架构建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0年04期
2 王赓;左阿惠;李爱仙;陈霖新;;我国氢能技术标准化战略研究[J];中国标准化;2010年08期
3 赵展;刘晓东;姜雪;齐秀龙;艾国强;贾俊曦;;生物质气化过程热力学模型分析[J];应用科技;2011年07期
4 王志伟;李在峰;雷廷宙;朱金陵;杨树华;何晓峰;岳增合;;生物质成型系统一体化和自动化设计[J];可再生能源;2011年04期
5 郑津洋;欧可升;邵忠瑛;何云堂;;氢燃料电池汽车全球技术法规研究[J];标准科学;2010年12期
6 陶鑫;徐黎明;;生物质及其制备生物油的新方法[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7 杜红光;董玉平;王慧;郭飞强;;生物质冷压成型模具摩擦热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11年09期
8 陈登宇;朱锡锋;;生物质热反应机理与活化能确定方法Ⅰ.干燥段研究[J];燃料化学学报;2011年08期
9 朱晓宇;刘则渊;;国际氢能研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情报杂志;2011年06期
10 张国晨;孙飞;刘胜男;;生物质原料运输成本分析与物流网络设计[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年20期
11 ;台大学研发氢能燃料电动车将是石油最好替代品[J];电源技术应用;2010年01期
12 刘庆宾;;氢的制取及储存技术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7期
13 ;生物醇油[J];能源与节能;2011年05期
14 ;韩国将垃圾填埋场的可燃性气体转化为氢能燃料[J];企业技术开发;2011年15期
15 ;韩国将垃圾填埋场的可燃性气体转化为氢能燃料[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年07期
16 纪占武;;生物能源二重性视域下生物能源转化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3期
17 ;科技动态[J];石油化工应用;2011年07期
18 马晶妍;任继红;王丽;;木块气化过程建模及控制参数的优化[J];黑龙江电力;2011年04期
19 石元春;;生物质能源解困“三农”[J];瞭望;2010年51期
20 曹晓燕;;俄罗斯氢技术标准化现状与任务[J];中国标准化;2010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晓东;陈雷;孟祥梅;孙立;;生物质制氢与燃料电池整合系统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张晓东;陈雷;孟祥梅;孙立;;生物质制氢与燃料电池整合系统研究[A];第七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专辑[C];2006年
3 焦健;袁音;杨帅;;青涩“氢能”,低碳发展的“绿色动力”[A];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第7分会场-实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40-45%”的途径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毛宗强;;21世纪的动力-氢能——第三届中国氢能学术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5 刘小虎;俞国胜;;以高温热水为介质的生物质原料干燥系统研究和设计[A];新形势下林业机械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顾树华;刘志华;;氢能的系统研究[A];第三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顾树华;刘志华;;氢能的系统研究[A];中国太阳能学会2001年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1年
8 李荣秀;;生物质原料高值化全利用技术路线探索[A];2008中国生物质能源技术路线标准体系建设论坛论文集[C];2008年
9 毛宗强;;氢能——我国未来的清洁能源[A];21世纪太阳能新技术——2003年中国太阳能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10 马建新;衣宝廉;明平文;;氢能及燃料电池技术的发展[A];电气技术发展综述[C];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冬梅;二甲醚重整制氢催化反应过程的研究[D];清华大学;2009年
2 李炜;独立的太阳能燃料电池联合发电系统的协调控制设计与仿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3 王志方;天然气制乙炔工艺的氢能利用与多联产系统[D];北京化工大学;2008年
4 孔雪辉;生物质固化成型环模磨损实验研究及数值模拟[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5 孙宏宇;主动配风固定床生物质气化炉气化参数影响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李刚;太阳能光合细菌连续制氢试验系统研究[D];河南农业大学;2008年
7 管延文;生物质制燃气及其城镇供应系统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8 娄瑞;非木材纤维木素在不同热化学条件下的产物形成规律与调控途径[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9 王磊;生物质气化过程中燃料固有氮演变行为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黎粤华;生物质固化成型有限元研究及平模成型机压辊特性分析[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一川;北京清华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李克锋;铝-水电化学制氢体系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孙飞;生物质原料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D];天津大学;2010年
4 周玲玲;富氢气氛下CO的选择性氧化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5 回云埔;基于ANSYS的生物质成型机的优化及试验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6 冯清鹏;模拟光合作用Z型反应光催化分解水的初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7 冯文;燃料电池汽车氢能系统评价及北京案例分析[D];清华大学;2003年
8 王丽艳;钛基电极材料制备、表征及析氧性能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9 黄德胜;水不完全分解制氢的探索性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白树华;风光氢联合式独立发电系统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岩;第十届全国氢能学术会议将召开[N];中国化工报;2009年
2 本报记者 刘洋;藻类有望助力氢能规模生产[N];中国能源报;2011年
3 中国化纤工业协会;生物质原料变成纤维 保留高分子物质最关键[N];中国纺织报;2011年
4 米兰;美科学家试验海藻制造氢能[N];中国电力报;2011年
5 记者 李静;氢能源舞台上中国不甘当配角[N];经济参考报;2011年
6 特约记者 顾定槐;全球氢能产业市场化提速[N];中国化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李宏乾;氢能发展呼唤国家级路线图[N];中国化工报;2011年
8 记者 金振蓉;第二届国际氢能论坛举行[N];光明日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于欢;廉价触媒让氢能告别贵不可攀[N];中国能源报;2010年
10 记者王华楠;生物质原料活性炭制备有新法[N];中国技术市场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