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余应力测量技术的现状和发展
【摘要】:本文较为详细地对综述了各种残余应力的测量技术和原理,特别介绍了目前最新的基于显微硬度的微区残余应力测量技术。
|
|
|
|
1 |
胡亚民;成国发;周汝锦;;对《材料成形技术基础》教材中所谓应力平衡问题的一点看法[J];重庆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
2 |
董浩存;一种测量金属管中残余应力的简易方法[J];物理测试;2003年03期 |
3 |
李君;吴清;温品晶;姚学锋;寇哲君;戴棣;;整体化复合材料结构残余应力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0年06期 |
4 |
王伶俐;赵才福;;冷轧低碳钢中的残余应力测量[J];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1989年03期 |
5 |
赵升升;华伟刚;杜昊;宫骏;孙超;李家宝;;一种测量硬质薄膜残余应力的新方法[J];金属学报;2008年01期 |
6 |
于坤;张长瑞;曹英斌;刘荣军;;C/SiC复合材料残余应力的电火花小孔法测定研究[J];国防科技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
7 |
孙渊;王庆明;夏风芳;张静;;残余应力测量法中压痕标定实验的分析[J];机械制造;2006年08期 |
8 |
Swe Den Tsai
,钟守仁;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残余应力测量[J];宇航材料工艺;1990年02期 |
9 |
吴克成,蒋立强;弱正交异性材料残余应力测量的声弹性方法[J];固体力学学报;1991年03期 |
10 |
王秋成,柯映林,邢鸿燕;板类构件内部残余应力测试技术研究[J];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2005年03期 |
11 |
李志远,申宏伟,王景儒;热处理前后球罐焊接残余应力的测定[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年04期 |
12 |
董平,陈勇忠,柏朝茂;聚乙烯膜对样品残余应力测试的影响[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1年02期 |
13 |
梅志,顾明元,吴人洁;金属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测量的新方法[J];宇航材料工艺;1996年06期 |
14 |
杨帆;费维栋;蒋建清;;X射线衍射技术在薄膜残余应力测量中的应用[J];功能材料;2007年11期 |
15 |
高桦;褚瑶;陈维波;李禾;;爆炸处理提高16Mn钢疲劳性能[J];固体力学学报;1987年02期 |
16 |
胡华南,陈澄洲,周泽华;剥层测量残余应力的修正[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2年04期 |
17 |
孙渊;;预应力下实验标定的盲孔法测试技术[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
18 |
;应用中子和同步辐射衍射的残余应力分析[J];原子能科学技术;2004年02期 |
19 |
;第15届全国残余应力学术交流会(第1轮通知)补充说明[J];机械工程材料;2009年06期 |
20 |
于坤;张长瑞;曹英斌;刘荣军;;C_f/SiC复合材料磨削表面的残余应力分析[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10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