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技术在现代中药研究中的应用
【摘要】:介绍了聚合物纳米粒、固体脂质纳米粒、脂质体、微乳、固体分散体和分子包合物等几种纳米载药系统的主要药理学特性,如药物的缓控释性和靶向性、增加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提高药物的稳定性、减少药物毒副作用等;简述了它们在中药制剂研制中的应用情况;对超细粉碎技术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评述;对纳米载药系统应用于现代中药研究中可能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包括中药纳米化前处理,中药纳米载药系统的制备、稳定性、质量标准和安全性评价,纳米中药的产业化开发等。
|
|
|
|
1 |
王淑玲;谢恬;孙敏;曾昭武;王安明;展晓日;;分子配伍的理论与实践[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年15期 |
2 |
白吉庆,王昌利;纳米技术在中药制剂研究中的应用[J];现代中医药;2005年06期 |
3 |
;《中国现代中药》关于收取审稿费的通知[J];中国现代中药;2009年05期 |
4 |
;健康理念人类共享 现代中药魅力无穷[J];农家女百事通;2002年07期 |
5 |
宣文;发展“现代中药”避免走入“误区”[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4年04期 |
6 |
郝建新;中药现代研究的思考[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2年01期 |
7 |
李强;;传统中药和现代中药[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2007年12期 |
8 |
;欢迎订阅《中国现代中药》[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10期 |
9 |
;欢迎订阅《中国现代中药》[J];中国现代中药;2010年11期 |
10 |
王智民,肖诗鹰;对现代中药研究开发的几点看法[J];中国中药杂志;2000年04期 |
11 |
刘亚明,杨波,冯前进,刘星,李明磊,郭继林;现代中医药产业化发展探讨(一)——中药材质量部分[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
12 |
高立霞,李松涛,王传杰;论传统中药与现代中药的区别[J];时珍国医国药;2005年08期 |
13 |
杨明;冯怡;徐德生;朱卫丰;唐斌;廖正根;谢兴亮;付超美;;现代中药复方释药系统的构建[J];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2006年05期 |
14 |
;浙江大学成功构建世界领先的数字化中药组分库[J];中成药;2008年06期 |
15 |
王孝涛,曹晖,王一目;实现中药现代化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建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4年02期 |
16 |
肖淑娟;于守武;;现代中药提取分离新技术[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2期 |
17 |
陈佩毅;吴生齐;唐年忠;;《医疗机构制剂注册管理办法(试行)》实施后广东省医疗机构中药新制剂注册情况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9年06期 |
18 |
吴雪阳;;中药制剂的质量评价[J];药学进展;1984年01期 |
19 |
龚逸民;津村顺天堂株式会社及所属茨城工厂[J];中成药;1986年08期 |
20 |
赵志春,赵鸿,俞惠琴,陆克平;中药制剂的药代动力学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199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