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 1998年长江的一场大水是无情的,汛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的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是有情的。一场无情的大水、一项有情的决策,带来了湖北水利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带来了湖北长江堤防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了湖北长江治水的历史性跨越。回顾5年长江治水实践,可以说全省堤防建设呈现出大投入、大建设、大成效、大变化的特点。一是大投入。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投巨资整治长江堤防,以期基本解决长江防洪问题。我省长江干堤隐蔽工程、非隐蔽工程、分蓄洪工程建设和重点堤防建设投入174.9亿元,其中长江干堤16个项目计划投资148.47亿元,占长江中下游四省堤防建设总投资的48.4%,其中非隐蔽工程投资117亿元。其强度之大、额度之高前所未有。正如水利部的同志所说,当今世界水利建设的主战场在中国,中国的主战场在长江,长江的主战场在湖北。
|
|
|
|
1 |
董小平;从黄石长江堤防 看堤防投资效益[J];中国水利;1999年01期 |
2 |
刘军旗,黄长青,石林;长江堤防工程地质信息处理模型及技术方法[J];工程地质学报;2002年03期 |
3 |
;严格项目施工管理 树立“铁军”形象[J];中国水利;2002年12期 |
4 |
裴喜安;安徽长江堤防竣工测量的实施[J];治淮;2004年11期 |
5 |
倪明;董德友;徐海涛;;长江堤防堤坡牧草种植及利用[J];江淮水利科技;2006年04期 |
6 |
;长江堤防隐蔽工程和县江堤防渗墙工程通过分部验收[J];人民长江;2000年08期 |
7 |
周哲华,刘向东;长江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监理的“三大控制”[J];人民长江;2000年12期 |
8 |
李新军,司毅军;堤防工程建设体制的深刻变革——对长江堤防工程建设的认识和思考[J];中国水利;2002年12期 |
9 |
李刚,廖勇龙,徐卫军;BP网络及多元线性回归在长江堤防监测资料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4年05期 |
10 |
曲能明;;安徽省长江堤防白蚁防治[J];黑龙江水专学报;2006年02期 |
11 |
井陈;南京市长江堤防管理改革的实践[J];水利经济;2002年04期 |
12 |
李刚,马水山,徐卫军;智能中子土壤水分仪在长江堤防安全监测中的应用[J];长江科学院院报;2000年S1期 |
13 |
周小文,包伟力,吴昌瑜,刘莉莉;堤防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的试验研究[J];人民长江;2001年11期 |
14 |
胡建敏,钱喜萍,赵根;长江堤防钢板桩防渗墙施工振动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01年S1期 |
15 |
朱学西;;金堤[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
16 |
李明清;王蔚君;;万里绿廊锁大江[J];绿色大世界;2001年05期 |
17 |
史其信;贺国光;;ITS发展过程中的回顾与思考——浅谈我国ITS启动期后的若干问题[J];ITS通讯;2002年04期 |
18 |
唐荣锡;CAD产业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之三) 精益求精 锲而不舍的典范[J];现代制造;2003年23期 |
19 |
;金堤[J];浙江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
20 |
詹莉;;计算机在长江堤防工程地质勘察中的应用[J];工程地质计算机应用;2000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