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终身教育与高等农业院校的作用
【摘要】:终身教育理论的创立和实践,对于世界各国发展经济、促进人类进步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普通高等农业院校依据社会需求和自身条件,在完善和丰富终身教育理论,创新终身教育模式,面向广大农村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快农业高新技术转化推广,促进农业人口向其他产业转移诸方面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
|
|
|
1 |
蔺银鼎;高等农业院校要建立教学和科研开发两支队伍[J];高等农业教育;1989年04期 |
2 |
沈梅,李永华,李雄平;高等农业院校国家助学贷款问题探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2年03期 |
3 |
肖芬;;高等农业院校专业设置状况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06年05期 |
4 |
侯晨曦;;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研究——五所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特色研究[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
5 |
廖恒;王丹;;浅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高等农业院校的战略定位[J];湘潮(下半月);2010年05期 |
6 |
彭家斌;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规格及类型[J];甘肃社会科学;1999年S1期 |
7 |
李忠云,程华东;新时期高等农业院校创新教育管理体系的构建与管理战略的调整[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
8 |
岳柳;汤帮耀;;高等农业院校学习型农村构建中的劣势与应对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02期 |
9 |
吴耕西,宋明珠,王永利;高等农业院校实验室的设置与调整[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1990年04期 |
10 |
原国辉;论高等农业院校专业结构的优化[J];高等农业教育;1991年03期 |
11 |
杨生超,沙本才;对高等农业院校特困生问题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1年01期 |
12 |
刘广林;高等农业院校服务“三农”的新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03年12期 |
13 |
胡云妥;;对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档案管理的分析与认识[J];中国农业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4期 |
14 |
;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外事工作会议纪要[J];高等农业教育;1995年02期 |
15 |
胡金波;论高等农业院校教学管理的创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
16 |
张艳,康贝贝;德国高等农业院校教学方式和特点[J];高等农业教育;2000年06期 |
17 |
尹承东,于洪川,史丽娟,马伏龙;高等农业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思考[J];宁夏农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
18 |
王丽群,黄海;高等农业院校科研工作面临形势与对策思考[J];农业科技管理;2003年04期 |
19 |
程华东,李忠云;高等农业院校本科教学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的构建与创新[J];高等农业教育;2005年01期 |
20 |
吕绳振;;围绕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文章[J];高校理论战线;2006年1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