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效益思考——以农村土地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为例

辛怡  
【摘要】:由于各种社会问题的凸现,新时期社会转型迫切要求改进、完善制度来确保社会控制的有效性。本文主要从制度经济学、社会学的角度分析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安排以及正式制度缺失引发的社会冲突,并对工业化产生的社会效益进行分析、评价,找出正式制度缺失症结所在,并提出制度创新是加强社会控制、解决社会冲突,提高社会效益最有效的途径和手段。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张晓辉;孙哲;;社会转型中的新农村求解[J];长春大学学报;2006年09期
2 何伟福;陈俊松;;历史上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与社会转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3 李凯中;;农村社会转型与农民组织化[J];求索;2006年12期
4 杨守宝;宋飞;;土地流转视野中农村社会转型的路径选择[J];农业经济;2010年03期
5 姚宝丽;;谈社会转型过程中农村空巢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郭席四;论社会转型期农村劳动力流动中的社会问题[J];华中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02期
7 娄章胜,李勤;社会转型与农民现代化[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01期
8 刘崇顺;;社会转型与和谐发展——论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新农村的现实根据及价值目标[J];学习与实践;2006年06期
9 王章佩;董良杰;;农村社会转型背景下的村民集体行动逻辑探析[J];陕西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10 崔满明;;以国家手段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理论导刊;2006年04期
11 于洋;韩兴勇;;渔民社会交往与渔村社会转型关系研究[J];中国渔业经济;2007年02期
12 苏保忠;;转型时期的农村养老保障:挑战、机遇与对策[J];当代经济;2007年10期
13 李华红;;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J];新疆农垦经济;2008年10期
14 李华红;;转型期欠发达地区农村家庭养老问题研究——基于人口流动的视角[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8期
15 苟颖萍;贺春生;;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困境与对策研究[J];临沂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6 王春艳;张玉玲;;论新时期我国农村保障体系的完善[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17 王小军;社会转型时期的“三农”问题研究——以江西东村为例[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18 姜典昭;家庭承包经营与农村社会转型的关系分析[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5年02期
19 许祥云;皮芳辉;;中国社会转型与农村劳动力行为价值观体系重建[J];特区经济;2006年06期
20 张雪梅;黎万和;刘先莉;;中国社会转型期农村家庭养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怡;;社会转型中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效益思考——以农村土地制度、环境保护制度为例[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4年“社会工作、社会学与构建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苏时鹏;;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公共服务分析[A];“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8年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陈婧;;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我国城市土地制度改革[A];“科学合理用地,推进海西建设”——福建省土地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邓水炎;;城乡统筹与农业产业化的制度安排[A];成渝地区城乡统筹与区域合作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李建军;王亚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效率分析[A];2006中国科协年会农业分会场论文专集[C];2006年
6 李建军;王亚新;;农业龙头企业农业技术推广活动的效率分析[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王丽丽;;浅谈沼气开发的效益[A];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贾长荣;郭应祥;任迎丰;郭庆海;王爱国;;济源市退耕还林工程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分析[A];第二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S4 人工林培育理论与技术论文集[C];2009年
9 魏玲;马晓茗;;耕地保护中的外部性问题解决途径探讨[A];2008年中国土地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10 王林琳;翟印礼;;辽宁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大效益分析[A];中国林业技术经济理论与实践(2008)[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芳;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安排与创新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8年
2 颜玉怀;当代中国农民利益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3 赵成福;社会转型中的县域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4 黄和亮;林地市场与林地市场化配置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5 马彦丽;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制度解析[D];浙江大学;2006年
6 田锡全;粮食统购统销制度的形成及其在唐河县的运作(1953—1957)[D];复旦大学;2004年
7 杨卫军;人力资本视角的农民增收[D];西北大学;2006年
8 曹建如;旱作农业技术的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07年
9 邓谨;社会转型期中国农民中等收入阶层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2年
10 鲁靖;中国粮食市场运行与政府宏观调控政策耦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静波;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制度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2 郭文雅;公正视域中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5年
3 云淑萍;公平与效率的权衡[D];内蒙古大学;2005年
4 贾海波;论我国农地产权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中国农业大学;2005年
5 孙庆桃;英国社会转型时期土地市场发展探研[D];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
6 张欣;“贫困转移”现象研究[D];贵州大学;2006年
7 郭淑娟;论农村人身保险发展与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8 欧阳斐;农村公共产品多元供给:模式与制度[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胡崇仪;制度视野下的中国失地农民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段兰英;农民投资机会的结构性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党国英;从社会转型角度认识农民问题[N];学习时报;2005年
2 省政协常委、省煤炭地质局党委书记 白秀平;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在“三个环节”做好制度安排和政策服务[N];山西政协报;2008年
3 赵建平;关键是制度安排[N];中国水利报;2005年
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庆;完善制度安排 严控粮食浪费[N];粮油市场报;2011年
5 ;农村:结构调整+社会转型[N];中国财经报;2003年
6 记者 龙昊;重视土地用途变更受益的制度安排[N];中国经济时报;2010年
7 吴国清;以制度安排遏止“坐地生财”冲动[N];经理日报;2010年
8 吴兴南;以制度创新推动新农村建设[N];福建日报;2006年
9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陈其霆胡刚;制度创新是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途径[N];光明日报;2007年
10 肖健康;创新现代土地产权制度的思考[N];重庆日报;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