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轴流压气机动叶叶尖激波测量试验研究
【摘要】:在跨/超音速压气机转子中,激波损失对效率影响很大。叶片槽道中激波的形状、位置和强度,是跨/超音速压气机设计及分析中的重要信息。本文采用美国Kulite公司的微型动态传感器对转子处的机匣内壁面进行动态静压测量。压气机试验件为三级轴流压气机,对该压气机第一级转子叶尖进行激波测量。在第一级转子机匣上开9个动态静压测量孔,将库力特传感器安置在测量孔上。试验时对某三级轴流压气机在换算转速(?)=0.8、0.85、0.9、0.95及1.0的堵点、最高效率点及近喘点进行了第一级转子机匣动态静压测量。动态静压测量得到的是瞬态的压力分布值,具有其特殊性。对各探针的采集数据进行了插值、平均处理,得到规律性的整个转子叶尖栅距内的静压分布状况,进而确定激波分布特点。将测量得到的转子叶尖静压分布结果与CFD计算结果对比,可以看出:二者静压分布趋势相似,激波位置很相近,但激波形状有所差别:计算结果激波接近一条直线的光滑曲线,而试验结果则是曲折的。这是由于试验探针沿轴向分布不可能足够密,以致测量的静压分布是离散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库力特传感器测量壁面动态静压的测试方法,能够测取到压气机转子叶尖的槽道激波;所测取的激波位置、形状及强弱的准确程度取决于测量探针的测量精度、频响和测量数目。
|
|
|
|
1 |
郁新华,廉小纯,吴虎,张丽娟;轴流压气机过失速行为的数值模拟[J];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
2 |
罗俊,陈林根,孙丰瑞,倪宁;一维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的解析优化[J];热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
3 |
王如根,楚武利,朱俊强;梯状尖部间隙机匣处理对轴流压气机性能影响的实验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
4 |
卢家玲;楚武利;张皓光;;轴流压气机周向槽扩稳机理的有效利用[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
5 |
刘小民;高健;;弯曲叶片对跨音速轴流压气机性能影响的数值研究[J];流体机械;2010年02期 |
6 |
裘昌詠,王丁;高炉用轴流压气机导叶变角度计算[J];动力工程;1983年01期 |
7 |
李良明;小尺寸双级跨音轴流压气机试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1年03期 |
8 |
罗俊,陈林根,孙丰瑞,倪宁;一维多级轴流压气机性能的解析优化[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
9 |
芮长胜;吴虎;;周向总压畸变对多级轴流压气机稳定性影响的逐级模拟方法[J];航空发动机;2007年03期 |
10 |
汤国才,张惠民,胡骏;下游畸变沿轴流压气机传递的研究[J];航空学报;1988年09期 |
11 |
李军,徐纲,朱俊强,刘志伟;轴流压气机失速初始扰动形式的实验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1997年01期 |
12 |
白世贞,郭健;基于轴流压气机级空间的流型设计[J];汽轮机技术;2005年03期 |
13 |
刘瀛龙;;压气机端区堵塞模型的建立和验证[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06期 |
14 |
李志平;李秋实;袁巍;陆亚钧;吴玉林;;轴流压气机非定常分离流动耦合控制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5期 |
15 |
卢家玲;楚武利;胡书珍;刘志伟;;端壁造型技术在亚声轴流压气机级中的应用[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5期 |
16 |
刘建勇;袁巍;陆亚钧;;非轴对称处理机匣的周向处理范围的实验[J];航空动力学报;2009年06期 |
17 |
庄平,陆亚钧,崔济亚;轴流压气机机匣处理数值研究[J];航空学报;1991年03期 |
18 |
吴虎;黄智涛;刘松龄;陈辅群;;叶栅端壁附面层叶片力亏损预测模型[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1993年02期 |
19 |
肖敏,刘波,程荣辉;轴流压气机超音叶片新设计技术研究[J];航空动力学报;2002年01期 |
20 |
吴虎,高双林,黄健;带周向槽叶尖处理机匣轴流压气机容总压畸变特性[J];推进技术;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