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的概念及内涵
【摘要】:石漠化是目前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生态恢复与重建工作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对荒漠、荒漠化、沙漠化等相关概念的比较和石漠化现有概念的归纳总结,在分析石漠化的形成原因、特点、区域和基质的基础上,认为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是指在我国南方湿润地区,碳酸盐岩发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干扰造成植被持续退化,乃至丧失,导致水土资源流失,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或砾石堆积)而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石漠化属于荒漠化的范畴,是人为干扰与自然背景共同作用的结果。
|
|
|
|
1 |
林中衍;广西岩溶地区石漠化生态经济治理模式[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
2 |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综述文摘选登[J];科技导报;2008年22期 |
3 |
颜学莉;谢世友;;石漠化动态分析与管理信息系统开发——以南川石漠化为例(英文)[J];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2008年02期 |
4 |
李凤全,张殿发;贵州喀斯特石漠化危害与生态经济防治对策[J];生态经济;2003年10期 |
5 |
赖兴会;云南石漠化的生态特征及其危机表现[J];林业调查规划;2004年02期 |
6 |
周鸯翠;;富川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J];中国林业;2009年15期 |
7 |
王德炉,朱守谦,黄宝龙;石漠化过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初步研究[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3年03期 |
8 |
李瑞玲,王世杰,熊康宁,李凤全;喀斯特石漠化评价指标体系探讨——以贵州省为例[J];热带地理;2004年02期 |
9 |
饶懿,王丽丽,赵珂;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生态恢复对策[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0 |
饶懿,况明生,李林立,王丽丽,赵珂;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成因及其农业生态恢复对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4期 |
11 |
蔡道雄,卢立华;浅谈石漠化治理的对策及造林技术措施[J];世界林业研究;2002年02期 |
12 |
蒲健元;我国荒漠化两大类型探析[J];四川林勘设计;2004年04期 |
13 |
王世杰;;有关喀斯特石漠化研究的一些认识[J];贵州林业科技;2006年01期 |
14 |
覃勇荣;石漠化与河池地区生态恢复重建[J];河池师专学报;2002年04期 |
15 |
罗中康;贵州喀斯特地区荒漠化防治与生态环境建设浅议[J];贵州环保科技;2000年01期 |
16 |
;我国西南地区石漠化加快再敲警钟 每年吞噬土地1650平方公里,近70%石漠化面积在滇黔桂[J];当代生态农业;2006年Z2期 |
17 |
韦荣丽;覃爱香;韦巧玲;;浅析柳城县石漠化现状及综合治理措施[J];广西林业;2009年05期 |
18 |
杨贵新;;隆回拉开石漠化综合治理序幕[J];中国林业;2011年07期 |
19 |
宁学功;略谈我国当今的三大生态问题[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2年06期 |
20 |
李阳兵,王世杰,李瑞玲,容丽;关于西南岩溶山区生态建设的一些讨论——以贵州省为例[J];中国岩溶;2004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