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外语翻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

滕树立  
【摘要】:正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有它的光荣和骄傲,也有它的忧患和屈厚。如果说祖国可以形象地比作母亲的话,一个国家的历史就是哺育她的人民发扬爱国主义精神的乳汁。我国的外语教学及其翻译实践与爱国主义精神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对于在外语教学的翻译实践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无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兰;《中国名胜辞典》正在组稿[J];辞书研究;1979年02期
2 ;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0年目录索引[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1990年04期
3 马兴波;张燕;;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谈《大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J];文教资料;2008年12期
4 胡俊;胡文琴;;高职院校语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之我见[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年13期
5 王希颖;;利用预科语文课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探析[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6年08期
6 孙桂琳;;借助语文教材渗透爱国主义教育[J];时代文学(下半月);2010年06期
7 李婷;忆国耻 思今荣——读《一百个国耻纪念日》有感[J];中小学图书情报世界;1997年03期
8 谢福荣;;如何在外语教学中使用歌曲和音乐[J];国外外语教学;1995年03期
9 谢昌吉;语文课应怎样结合爱国主义教育[J];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1期
10 鲁晓莉;;浅谈外语教学中交际法的运用[J];军事经济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11 马晶,朱莉;外语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兼谈文化差异与语言教学[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12 徐敏,敬中园;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3 马永辉,王立梅;论外语教学模式[J];继续教育研究;2001年05期
14 陈桂琴;从语用失误谈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6期
15 曹琳;加入WTO与中国外语教学改革[J];理论界;2002年04期
16 张欲晓;外语教学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J];辽宁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17 刘红玲;外语教学与外国文化[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5年01期
18 贾宏春;论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J];内江科技;2005年03期
19 葛爽;论外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20 李业霞;年龄因素与外语学习的关系探索[J];中国科技信息;2005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树立;;外语翻译教学与爱国主义教育[A];贵州省翻译工作者协会第6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07年翻译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张德禄;;系统功能语言学对计算机辅助外语教学的启示[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赵咏梅;;多媒体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的研究[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程东元;沈彩芬;;网络多媒体环境下的外语教学特征及其原则[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伍治国;;调整民族院校外语教学语种势在必行[A];布依学研究(之四)——贵州省布依学会第三次年会暨第四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3年
6 曹东云;;信息技术支持的反思性外语教学[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龙静;;语法—翻译法概述及其影响[A];福建省外文学会2007年会暨华东地区第四届外语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蒋铁海;;多媒体网络外语教学课件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暨网络环境下外语教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晓菲;;浅谈汉英句法之差异[A];语言学论文选集[C];2001年
10 李安嫦;李禹;王静;;回顾与展望:跨文化交际在中国的发展——三本外语教学学术期刊的综述[A];第六届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会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栋;大学外语教师认知研究及其对教师发展的启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4年
2 黄远振;生态哲学视域中的中国外语教育[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3 丁银贞;韩国学生学习汉语语法的困难和对策[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4 任庆梅;构建外语环境下的中介语发展认知心理模式[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5 项成东;等级幽默的语用认知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6 吴勇毅;不同环境下的外国人汉语学习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7 孟德腾;现代汉语嵌入式预制语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武建国;当代汉语公共话语中的篇际互文性研究[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6年
9 张再红;词汇文化语义的认知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10 王洋;对维汉语教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凌志;从关联理论角度分析模糊语言的交际功能[D];长春理工大学;2007年
2 肖益军;英汉恭维语及其应答策略对比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7年
3 于珊;新媒体在中国外语教学中的应用[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4 张颖;中介语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5 马骏;第二语言习得在外语教学中的作用[D];黑龙江大学;2001年
6 王青;中英习语价值取向的对比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蒙梅;语言输出中注意功能的实证研究[D];广西大学;2008年
8 罗佳;情感过滤假说的实证研究[D];湖南科技大学;2007年
9 李林;三种认知语言观与外语教学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1年
10 肖熙妍;关于师生对外语课堂纠错的态度的调查[D];中国石油大学;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高海涛;周济会见欧盟多语言事务委员奥尔班[N];中国教育报;2009年
2 党琦;老美有心学汉语,学校无奈缺师资[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3 李学江;外语、安全与反恐[N];人民日报;2006年
4 桑士达;全球“汉语热”给我们的提醒[N];文汇报;2006年
5 王海晋;想做“汉语外教”需谨慎[N];中国文化报;2007年
6 铜鼓二中 刘和生;外语教学如何实现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N];宜春日报;2007年
7 陈光磊;像敬爱母亲那样,敬爱我们的母语[N];语言文字周报;2005年
8 李琼;上课讲外语就是双语教学?[N];贵阳日报;2007年
9 刘凤侠;交际法教学特征探析[N];吉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陈茹冰;对外汉语教师需求与培训两热[N];北京人才市场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