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活性炭负载磷钼钨杂多酸催化苯的硝化反应研究

龚树文  刘丽君  高令峰  
【摘要】:以活性炭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磷钼钨杂多酸催化剂,利用XRD和IR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并对苯的催化硝化反应性能进行初步评价,考察负载量、催化剂用量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硝基苯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负载后,催化剂仍保持杂多酸的Keggin结构,并表现出较强的催化硝化反应活性,在适宜条件下,硝基苯收率可达73.2%。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周华育;活性炭表面的改性反应[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2期
2 黄海艳;谢放华;唐鹏武;;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乙酸苄酯[J];应用化工;2007年03期
3 许林,胡长文,王恩波;杂多酸型催化剂的研究进展[J];石油化工;1997年09期
4 温朗友,闵恩泽;固体杂多酸催化剂研究新进展[J];石油化工;2000年01期
5 张贞文,柳士忠;以杂多酸为催化剂合成MTBE的研究进展[J];湖北化工;2000年04期
6 欧国勇,杨辉荣,方岩雄;负载型杂多酸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1年08期
7 丁斌,王振国;杂多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8 赵仑;王晓菊;白鹤龙;丛大利;;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香料乙酸异丁酯[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9 楚文玲,叶兴凯,吴越;杂多酸在活性炭上的固载化 Ⅱ.几种国产活性炭的表面性质对杂多酸吸附作用的影响[J];离子交换与吸附;1995年03期
10 赵仑;唐栋;;活性炭负载磷钨酸催化合成苯甲醛乙二醇缩醛[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1 韩岩涛;赵新强;刘择收;王延吉;;负载型杂多酸催化苯硝化反应研究[J];精细石油化工;2005年05期
12 卓润生,田来进,周世新;用钨磷杂多酸作催化剂合成己酸乙酯的研究[J];化学研究与应用;1994年04期
13 刘秀英,金振兴,张庆勋,刘连利,孙曙光,张淑兰;PW12/SiO2杂多酸复相催化合成三醋酸甘油酯的研究[J];辽宁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2期
14 周原,刘新玲,胡新亮,王焕龙,黄先威;杂多酸的固载化及其催化合成醋酸脂肪醇酯[J];化学通报;2001年06期
15 丁斌,张春祥;杂多酸催化合成己二酸二辛酯的研究[J];吉林化工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6 韩文爱;;负载型杂多酸PW_(12)/C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研究[J];河北化工;2008年12期
17 吴庆银;吴广东;;杂多酸催化合成肉桂酸异戊酯[J];当代化工;1992年01期
18 金振兴,张庆勋,刘连利,孙曙光,张淑兰;PW_(12)/SiO_2杂多酸多相催化合成马来酸二戊酯的研究[J];化学世界;1996年03期
19 黄卫国,贺德华,刘金尧,李仕,朱起明;甲醛与甲酸甲酯的偶联反应 Ⅰ.杂多酸的催化作用[J];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1998年03期
20 尹红,陈志荣,杨政,吕德伟;杂多酸—乙酐催化四氢呋喃聚合的反应机理[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1999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树文;刘丽君;高令峰;;活性炭负载磷钼钨杂多酸催化苯的硝化反应研究[A];第五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与应用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8年
2 魏云霞;马明广;;活性炭负载磷钨杂多酸催化合成异丁醛乙二醇缩醛[A];甘肃省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年会、第七届甘肃省中学化学教学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3 姜瑞霞;宋兴涛;陈大伟;畅延青;谢在库;;高温氢气处理对活性炭性质的影响[A];第十一届全国青年催化学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7年
4 孙璐璐;何邦方;王佳;吕利敏;刘纯山;;活性炭催化均四氯乙烷脱HCl制备三氯乙烯反应的研究[A];第四届全国工业催化技术及应用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张会平;王秀芳;;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特性与应用[A];第三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C];2006年
6 孙仲超;张文辉;梁大明;肖宏生;;压力对活性炭制备过程影响的研究[A];第19届炭—石墨材料学术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雪梅;秦箐;林华;韦建民;李雪芬;覃高能;耿齐统;;活性炭快速低压干柱柱层析技术的改进及其在板蓝根分离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微型实验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学微型实验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高麒麟;包玉明;代仁胜;;微波再生活性炭的研究[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9 王文超;周仕学;姜瑶瑶;王静;李月宁;;活性炭粉体的制备及其在橡胶中应用的探讨[A];第十一届全国粉体工程学术会暨相关设备、产品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徐加泉;李桂英;胡常伟;;活性炭催化苯直接羟基化制苯酚[A];中国化学会第27届学术年会第11分会场摘要集[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伟;椰壳基微孔活性炭制备与表征研究[D];天津大学;2003年
2 王秀芳;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表征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6年
3 何盛宝;异丁烷与丁烯烷基化的固体酸催化剂及工艺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5年
4 罗永明;高水热稳定的介孔分子筛及介孔功能氧化物的合成与表征[D];浙江大学;2006年
5 李红;结构型负载杂多酸复合微球的构筑及其应用[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6 卢春兰;碱活化法制备石油焦基活性炭及活化机理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7 岳彩波;离子液体中精细合成单元反应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8 任素霞;稻壳资源的综合利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9 杨素文;生物质真空热解液化制生物油及真空化学活化制活性炭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10 李锐;一氧化氮参与的α、β不饱和酮的硝化反应及环氧酮开环反应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军;杂多酸催化剂的制备及混合二元酸二甲酯的合成工艺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2 丰枫;甲基丙烯醛气相氧化到甲基丙烯酸的催化剂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3 夏洪应;优质活性炭制备及机理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4 干一雄;由石油焦制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5 樊希安;微波辐射农林废弃物制备活性炭新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4年
6 王大春;高硫煤基高比表面积活性炭的制备[D];武汉科技大学;2004年
7 范明明;一氧化碳与亚硝酸乙酯气相催化合成碳酸二乙酯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8 董新艳;天然生育酚中痕量多环芳烃分析方法及脱除工艺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9 李梦龙;2-巯基-5-甲氧基咪唑并[4,5-b]吡啶的合成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9年
10 陆云强;2,3,4-三氟苯胺合成工艺研究[D];中南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保琳;助推行业发展 凸显巨大能量[N];大同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吴越;活性炭雕魅力四射争宠市场[N];中国特产报;2007年
3 本报记者  张莉;活性炭行业:在风口浪尖飘摇[N];国际商报;2006年
4 记者 郝育琴;我国活性炭创新成果达到国际水平[N];中国绿色时报;2010年
5 记者 段金柱 徐树才 通讯员 魏剑生;高效技改,让“芝星”容光焕发[N];福建日报;2009年
6 记者 马文锋 马晓芳;宁煤活性炭为亚运饮水安全“保驾”[N];宁夏日报;2010年
7 王海洋;鑫富药业拟在内蒙投资活性炭项目[N];医药经济报;2007年
8 记者 张文君 通讯员 冀永辉;“我们的炭厂又要开张了”[N];河北经济日报;2009年
9 本报记者  张莉;中国活性炭企业:沉默还是反击[N];国际商报;2007年
10 记者 赵志成 实习生 白星星;“大同活性炭”品牌产业急需政策帮扶[N];山西日报;2010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