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本征动力学研究
【摘要】:利用固定床穿透法,在温度513-633 K、入口硫化氢浓度1%-5%和常压条件下,研究了裂解汽油二段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本征动力学。对催化剂颗粒采用未反应缩核模型,床层采用一维非均相模型,建立本征动力学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处理实验数据,并对模型进行最优化参数估计和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模型显著性良好。
|
|
|
|
1 |
杨春亮;董群;王鉴;;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进展及其应用[J];化学工业与工程技术;2006年04期 |
2 |
赵野;胡胜;于春梅;;加氢催化剂预硫化技术评述[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5年08期 |
3 |
杨春亮;董群;王鉴;;加氢催化剂预硫化的影响因素[J];化工文摘;2006年01期 |
4 |
杨春亮;张权辉;董群;;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石蜡钝化工艺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年11期 |
5 |
高玉兰,方向晨,王刚,曹凤兰,李崇慧;器外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的工业放大[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年04期 |
6 |
赵法军;董群;王鉴;于春梅;;预硫化加氢催化剂固定床钝化工艺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年05期 |
7 |
杨春亮;瞿滨;杨云峰;董群;赵法军;;预硫化加氢催化剂的气相钝化[J];石油学报(石油加工);2008年03期 |
8 |
刘畅;祁兴国;马守波;孙树成;赵法军;;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进展[J];化学工程师;2006年01期 |
9 |
李高峰;潘岩;刘帅;;进口催化剂的硫化及其在柴油加氢改质装置上的应用[J];中外能源;2011年06期 |
10 |
张健伟;董群;王鉴;;加氢催化剂预硫化宏观动力学[J];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2010年02期 |
11 |
贺胜如,袁赞根,刘建平;加氢催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的工业应用[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4年08期 |
12 |
王月霞;加氢催化剂的器外预硫化[J];炼油设计;2000年07期 |
13 |
孙树成,王鉴,董群,丁伯强,于春梅;加氢催化剂有机硫化剂器外预硫化技术[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4年11期 |
14 |
王红卫;未脱硫催化裂化干气用于加氢催化剂的补充预硫化[J];炼油技术与工程;2005年05期 |
15 |
黄阜生,金东生;JT-1G型加氢催化剂在焦化干气制氢中的应用[J];工业催化;1999年03期 |
16 |
谢洪波;胡国银;;硫化态和氧化态RS-1型加氢精制催化剂开工对比[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9年09期 |
17 |
蒋帮勇;;裂解汽油加氢二段反应器催化剂运行条件优化[J];乙烯工业;2005年03期 |
18 |
李彦鹏;刘大鹏;柴永明;刘晨光;;器外预硫化型MoNiP/γ-Al_2O_3催化剂的加氢脱硫性能研究[J];石油炼制与化工;2006年05期 |
19 |
邹丹;董群;赵晓非;杨春亮;;有机硫化剂的生产技术及工业应用[J];化工科技市场;2005年12期 |
20 |
郝昭,真伟,冯乐刚;3996催化剂在聚-α烯烃合成油装置中的预硫化及加氢效果评价[J];精细石油化工进展;2002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