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属铬对水稻幼苗的毒害效应
【摘要】:以不同浓度的铬处理水稻幼苗,研究铬对杂交水稻幼苗的毒害效应。结果表明,50umolL~(-1)后,随着铬浓度的增加,植株的生长明显受到抑制,株高、根长、鲜重和干重均下降;植株叶片叶绿索含量和SOD活性下降,POD活性先上升后下降,细胞膜透性大幅度增大。表明铬的毒害,导致体内保护酶活性受到抑制,膜系统受到伤害,从而影响水稻幼苗的生长。
|
|
|
|
1 |
谢静萱;;杂交水稻快速无性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1年05期 |
2 |
韦一能;杂交水稻及其亲本核糖核酸的紫外吸收分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01期 |
3 |
代其林;万怀龙;王劲;杨菊华;王芳;奉斌;方志荣;苏瑞军;郭亚男;林迪;;干旱胁迫下水杨酸对水稻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
4 |
易豪雄,杨宁生,游淑芳;杂交水稻的花粉育株及其性状观察[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1979年01期 |
5 |
徐树华,冯增立;杂交水稻及其三系剑叶表面结构的扫描电镜比较观察[J];武汉植物学研究;1987年01期 |
6 |
马跃芳;;杂交水稻抽穗后伤流液中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变化(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89年06期 |
7 |
张丽颖;于洋;郝建军;;KHCO_3对水稻幼苗光合速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4期 |
8 |
谭中和;;杂交水稻对幼穗分化期和开花期缺水的反应[J];四川生理科学杂志;1989年03期 |
9 |
王经源;阙树福;林文雄;;乘数关系——从局部性状优势到整体杂种优势的预测性模型[J];中国农学通报;2009年07期 |
10 |
梁崢;王發珠;湯佩松;;水稻幼苗固定和还原CO_2问题的初步探讨[J];科学通报;1959年22期 |
11 |
童哲;R.Schendel;W.Rdiger;宋国清;;水稻120kDa光敏色素的提纯[J];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1989年12期 |
12 |
史益敏;费雪南;;吲唑酯对水稻幼苗根过氧化物酶活性及其同工酶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1991年01期 |
13 |
吴沿友;;水稻幼苗对几种无机元素离子吸收的研究[J];贵州科学;1993年03期 |
14 |
周瑞莲,王海鸥,赵哈林;不同类型沙地植物保护酶系统对干旱、高温胁迫的响应[J];中国沙漠;1999年S1期 |
15 |
闫成仕;植物水分胁迫与活性氧保护酶[J];常熟高专学报;2002年04期 |
16 |
张菊平;晋恺娜;张焕丽;;辣椒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J];生物学通报;2010年01期 |
17 |
林红;崔元方;;杂交水稻体细胞胚胎发生及其再生植株的田间表现(简报)[J];植物生理学通讯;1992年04期 |
18 |
李晋涛;水稻幼苗单株DNA的提取及其PCR-RAPD反应体系的建立[J];生物技术;1998年04期 |
19 |
郑易之,朱延姝,李田,罗为东,刘铁燕,孔双泉;渗透胁迫下大豆幼苗保护酶活性变化及其逐步回归分析[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S3期 |
20 |
马忠明,孙宝腾,訾金栋;偏重亚硫酸钠对水稻幼苗某些生理特性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0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