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六自由度机械臂非线性、强耦合特性,将全局快速终端滑模控制(GFTSMC)技术应用于六自由度机械臂的轨迹跟踪。该方法将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转化为关节子系统的状态方程,采用GFTSMC设计各子系统的滑模面,有效地抑制了滑模控制中的抖振现象。运用李亚普诺夫理论设计关节子系统的控制律,整个系统是全局稳定的,且具有快速的收敛特性和鲁棒性。
|
|
|
|
1 |
郭毓;刘萍;胡彦;陈庆伟;;不确定机械臂的组合自适应迭代学习轨迹跟踪[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S1期 |
2 |
戈新生,姜兵利,刘延柱;空间刚柔性机械臂动力学模型与轨迹跟踪控制[J];机械科学与技术;1998年04期 |
3 |
庄未;方琛玮;刘晓平;;1P5R柔性关节机械臂动力学分析与控制[J];中国机械工程;2009年24期 |
4 |
王幼民,徐蔚鸿;机械臂关节空间Bezier曲线轨迹规划[J];安徽机电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
5 |
黄志雄,何清华,吴万荣,谢习华;大型水轮机叶形现场检测机械臂运动学分析[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
6 |
向国菲;;基于LSM303DLH的机械臂空间定位[J];科技致富向导;2011年27期 |
7 |
陈建国;姜增如;;基于自适应控制的机械臂远程实验系统[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年03期 |
8 |
四海;;数码化的思想——用脑操纵机器的梦想与现实[J];科学24小时;2008年04期 |
9 |
刘中;;基于虚拟仪器的开放式机械臂实验系统[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9年S2期 |
10 |
尚毅;;机械臂动力学模型的向量-矩阵推导方法[J];控制工程;1986年05期 |
11 |
周骥平,朱兴龙,颜景平;机器人机械结构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03年03期 |
12 |
何广平,杨泽勇,范春辉,陆震;欠驱动冗余度机械臂的动态自重构[J];机械工程学报;2005年04期 |
13 |
林雷;王洪瑞;任华彬;;基于模糊变结构的机械臂控制[J];控制理论与应用;2007年04期 |
14 |
周卫东;;基于CAN总线通讯的机械臂控制系统设计[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
15 |
祁亨年;汪伟;蒋梁中;;基于一种解析运动学模型的排爆机械臂联动遥操作技术[J];仪器仪表学报;2008年05期 |
16 |
陈明生;沙威;谢莹;;六关节机械臂运动路径设计[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8年14期 |
17 |
金旻;叶明;刘洪广;;一种基于包围盒技术的机械臂碰撞检测算法[J];机电工程;2008年10期 |
18 |
刘湘晨;蔡晓君;蒋力培;方徐应;;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求解方法的探讨[J];机床与液压;2009年08期 |
19 |
刘绍锦;王志乾;赵雁;耿天文;李建荣;;自动机械臂定位精度分析[J];测控技术;2010年11期 |
20 |
庞明;郝艳玲;;食品分拣机械臂无标定视觉伺服控制技术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10年1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