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郝明珠;骨巨细胞瘤的影像学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年02期 |
2 |
任为端,李昌存,荆志敏,李明光;肾外伤的CT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8年03期 |
3 |
李晓阳,张丽君;相关硬脑膜改变对脑膜瘤诊断和临床治疗的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9年02期 |
4 |
江根苗,连兵,刘晋军,王怀志;CT图象重建的算法优化和代码优化(英文)[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年S1期 |
5 |
李晓文;CT引导下肝脓肿穿刺治疗[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1年03期 |
6 |
金亚秋,刘长龙,徐立功;对称分层体非均匀衰减系数的矩阵反演法[J];科学通报;1995年16期 |
7 |
刘杰,施寅,阮秋琦;CT快速图像重建算法研究[J];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03年03期 |
8 |
李玉彬,李向良,张奎祥,曹绪龙;微焦点X射线计算机层析(CMT)及其在石油研究领域的应用[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年03期 |
9 |
黄凯音;X线及CT检查在外伤性骨质疏松中的应用及讨论[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2年02期 |
10 |
李西兵,范彦斌,曾志新;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在基于非接触测量反求建模中的应用[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
11 |
孙立新,王莉,王宏涛,马慧,胡军,袁令锦;CT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3年01期 |
12 |
朱胜利;CT影像工作站的建立与应用体会[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2003年04期 |
13 |
杨朝辉,舒旭;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伪彩色化对诊断率的影响之研究[J];电脑学习;2004年02期 |
14 |
刘晓,杨朝文;抽样间距和投影数对卷积滤波法图像重建质量的影响[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3期 |
15 |
曾茜,杨克柽,吴向阳;CT设备噪声和场均匀性的新检测方法[J];医疗卫生装备;2003年07期 |
16 |
朱青肖,宋福京;CT诊断胸部平片隐匿部位肿瘤的检出价值[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9年02期 |
17 |
王贤刚,郭志平,彭亚辉,张朝宗,田杰谟;三维高分辨工业X-CT系统[J];高技术通讯;2002年08期 |
18 |
苏永松,许忠信,李浩宇;一个基于PC的骨科手术模拟系统[J];计算机工程;2003年21期 |
19 |
葛辉玉,于桂英,李丰,刘影;用螺旋CT机做消化道检查的方法改进[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年01期 |
20 |
邹豪,Heang K. Tuy,刘积仁;医学图像三维表面模型重建[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0年S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