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郭云胜  
【摘要】:正无线电能传输是一种非辐射、非接触方式的能量传输形式,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该技术中,传输效率和传输距离是非常重要的问题。电磁超材料是由若干谐振单元组成的一种结构材料。本报告指出了电磁超材料的谐振特性可同时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的效率和距离。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1条
1 陈庆彬;叶逢春;陈为;;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补偿拓扑综述[J];电气开关;2017年05期
2 陈文仙;陈乾宏;;共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J];电工电能新技术;2016年09期
3 支振明;齐蓉;;胎压检测系统中的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J];计算机测量与控制;2008年06期
4 谭林林;;无线电能传输技术与应用[J];国际学术动态;2015年06期
5 张俊强;;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J];冶金管理;2019年21期
6 李明明;王瑞琦;闫志刚;闫娇;赵航;;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发展探究[J];中国新通信;2020年06期
7 王瑞琦;李明明;万涛;赵毅;闫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分析[J];中国新通信;2020年05期
8 王辰羽;牛萍娟;张献;隋宇;李玉豪;;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有效耦合范围设定方法[J];中国科技论文;2020年03期
9 樊京;李定珍;张世杰;田子建;;无线电能传输非线性拓扑补偿结构研究[J];仪表技术与传感器;2020年05期
10 刘伟;李有红;王赟;李伟勇;;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多目标遗传算法参数优化[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20年06期
11 于海山;王永刚;;无线电能传输在机载武器中的应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云胜;;无线电能传输与电磁超材料[A];第八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摘要[C];2013年
2 苑舜;杨国明;蔡志远;贾红光;;国内外电磁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的现状分析[A];2012输变电年会论文集[C];2012年
3 黄龙;张文会;李霄枭;;基于磁耦合共振的无接触旋转电能传输机构研究[A];2014年可展开空间结构学术会议摘要集[C];2014年
4 曹婷婷;;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及应用前景[A];“决策论坛——科学决策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15年
5 张超;闫卓;杨庆新;陈海燕;;无接触电能传输系统可分离变压器耦合性能研究[A];天津市电机工程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张茂春;王进华;石亚伟;;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综述[A];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010年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陈国东;孙跃;戴欣;王智慧;;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的分段控制方法研究[A];第二十七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C];2008年
8 陈汉民;;中压电能传输应用[A];首届海峡两岸土木建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孙跃;;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及其最新进展[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10 黄学良;;充满机遇的无线电能传输技术[A];新观点新学说学术沙龙文集57: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问题与应用前景[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耿宇宇;混合储能式现代有轨电车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能效优化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9年
2 周玮阳;激光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8年
3 李然;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建模与实验[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8年
4 张国圆;井下移动式无线电能传输关键技术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7年
5 王浩;磁耦合谐振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状态与传输特性研究[D];东北大学;2015年
6 赵志浩;无线电能传输网传能机制与优化问题研究[D];重庆大学;2016年
7 陶国彬;非接触电能传输关键应用技术问题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2015年
8 陈旭;电场与磁场混合耦合型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研究[D];吉林大学;2020年
9 蒋忠远;智能电网中电能传输系统的故障诊断与监督控制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10 张献;基于电磁—机械同步共振的无线电能传输与转换方法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安慰东;提高随钻系统中非接触式电能传输效率的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0年
2 钱高荣;无线电能传输系统优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3 陈国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线圈建模与优化研究[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4 王传伸;基于E类功放的磁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6年
5 赵鑫;基于磁耦合谐振的空间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耦合机构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6 王文洋;基于双LCC补偿的电动汽车感应耦合无线电能传输系统设计[D];合肥工业大学;2019年
7 丰江波;基于松耦合变压器的感应耦合式非接触电能传输系统设计[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9年
8 李诗泓;基于PSO算法的IPT系统参数优化研究[D];山西大学;2019年
9 何智勇;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相关技术分析与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9年
10 姬惠强;MCR-WPT的系统仿真及电源设计[D];河南理工大学;201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国圣;非接触电能传输技术获突破[N];光明日报;2007年
2 深圳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王亚龙;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演示实验[N];电子报;2020年
3 王斌;无线充电 这事很重要[N];北京日报;2017年
4 记者 陈建强 光明网记者 朱斌;天津工大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开创高铁列车供电新模式[N];光明日报;2014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胡茗皓;无线电能传输技术突破 高铁无线供电成为可能[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4年
6 李承承;无线电能传输领域专利技术发展趋势分析[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3年
7 记者 左永刚;非接触电能传输研究获多项自主创新成果[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11年
8 记者 刘垠;无线电能传输技术应用前景看好[N];大众科技报;2011年
9 ;无线电能传输灯泡诞生[N];消费日报;2007年
10 记者 张亦筑 匡丽娜;我市与两所澳新知名大学“联姻”[N];重庆日报;2014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