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液可充锂电池优良倍率性能纳米LiCoO_2电极材料的研究
【摘要】:通过循环伏安法,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等方法研究了具有纳米结构的LiCoO_2电极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000mA/g的电流密度下其锂离子嵌脱的可逆容量达到140mAh/g,在10000mA/g的电流密度下仍可达到130mAh/g以上,且其循环性能良好。
|
|
|
|
1 |
杜洪彦,程琥,杨勇,林祖赓;可充锂电池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研究新进展[J];电源技术;2003年S1期 |
2 |
顾大明,史鹏飞,宋振业,张鼎;LiCoO_2梯度包覆LiNi_(0.96)Co_(0.04)O_2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J];无机化学学报;2005年05期 |
3 |
党汝漳;银石墨触头的电阻钎焊[J];低压电器;1983年02期 |
4 |
何学裘;燃煤磁流体发电通道研究的几个问题[J];电工电能新技术;1988年02期 |
5 |
任树谟,张庆亮;电弧反向运动与电极关系[J];低压电器;1991年02期 |
6 |
李玉增,钱九红;锂离子二次电池研究进展[J];电池;1995年06期 |
7 |
马千里,顾利霞;锂电池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1999年06期 |
8 |
何孟兵,李劲,姚宗干;脉冲电弧侵蚀电极材料时的热分析[J];电工材料;2002年02期 |
9 |
贾俊曦;沈胜强;阿布里提·阿不都拉;宫田宽;;支撑形式及多孔电极结构参数对SOFC性能的影响[J];太阳能学报;2005年04期 |
10 |
李志明;黄可龙;满瑞林;;全钒液流电池关键材料的研究进展[J];电池;2006年02期 |
11 |
李兰廷;解强;郝丽娜;郑艳峰;王广昌;邢雯雯;王艳艳;;含铜活性炭电极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研究[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007年06期 |
12 |
龙春泉;阎勇;张建中;任保国;;n型PbTe单体的一体化工艺研究[J];电源技术;2008年05期 |
13 |
杨理;席国喜;张建伟;;硫酸溶解废锌锰电池正负电极材料的研究[J];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2008年04期 |
14 |
刘丽英;张海燕;曹培健;陈列春;陈易明;;超级电容器用无定形MnO_2的制备及性能[J];广东化工;2008年06期 |
15 |
冯忠厚;韩树民;李媛;徐国昌;刘玉文;;β-Co(OH)_2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J];燕山大学学报;2008年06期 |
16 |
黄元乔;;电极材料Li_aNi_(0.7)Co_(0.3)O_2的合成及电化学性质[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
17 |
庞旭;马正青;左列;曾苏民;;超级电容器金属氧化物电极材料研究进展[J];表面技术;2009年03期 |
18 |
李娜;王先友;魏建良;安红芳;郑丽萍;;中孔炭的制备及其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
19 |
孙莞柠;应皆荣;黄震雷;姜长印;万春荣;;锂离子电池有机硫化物电极材料[J];化学进展;2009年09期 |
20 |
谢志翔;赵海雷;周雄;沈永娜;;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双钙钛矿型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J];硅酸盐学报;2010年06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