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周永元,沈雅芳,王学珮,戴传彪,覃谋;木薯醋酸酯淀粉的研制及应用[J];纺织学报;1988年04期 |
2 |
姚杰,尤宏,包正,Klaassien.J.Ganzeveld,Jan Henk Marsman,Hero.J.Heeres,陈文仁;水混合有机介质中木薯淀粉的羧甲基化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05年08期 |
3 |
邹丽霞,毛志深;合成淀粉磷酸单酯影响因素的探讨[J];华东地质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
4 |
张本山,高大维,耿予欢,王杰;高交联木薯淀粉的非糊化特性[J];无锡轻工大学学报;1999年02期 |
5 |
杜江华;陆大年;;淀粉醋酯化催化剂的探索[J];印染助剂;2007年04期 |
6 |
梁勇,张本山,杨连生,高大维;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化学反应活性研究[J];郑州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7 |
谢丽娟,宋少芳;木薯淀粉酸水解制可溶性淀粉[J];广西化工;1995年03期 |
8 |
江柏萱;用木薯淀粉直接发酵生产乙醇[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1998年02期 |
9 |
申曙光,张林香;羟丙基木薯淀粉制备工艺的优化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
10 |
刘明文;;武鸣县木薯淀粉产业发展思路[J];广西经济;2009年10期 |
11 |
肖天辉;杨建;;氧化醋酸酯淀粉的性能及部分取代PVA的效果[J];棉纺织技术;2010年02期 |
12 |
刘亚伟;;木薯淀粉的加工[J];农产品加工;2011年01期 |
13 |
邹建;刘亚伟;郑岩;;交联羟丙基木薯淀粉性质研究[J];食品科学;2006年09期 |
14 |
袁毅桦,赖兴华,余剑霞;木薯淀粉接枝丙烯酸的研究[J];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4年06期 |
15 |
冯承,张燕萍;滚筒法制备的交联-羧甲基木薯淀粉的性能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2005年04期 |
16 |
谭义秋;农克良;;木薯羧甲基淀粉的合成工艺[J];湖北农业科学;2009年07期 |
17 |
罗志刚;李富丽;;2种离子液体对木薯淀粉颗粒性质的影响[J];食品与发酵工业;2010年11期 |
18 |
郭健;木薯淀粉生产中浆渣分离的工艺与设备[J];龙岩师专学报;2004年03期 |
19 |
梁勇
,张本山
,杨连生
,高大维;非晶颗粒态木薯淀粉的结构及酶降解活性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4年09期 |
20 |
朱乐敏;关于胡萝卜淀粉特性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5年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