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分析

王红霞  竹有章  马进  田涛  
【摘要】:基于紧束缚近似方法给出了石墨烯的电子能带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周期性边界条件分别得到了单壁扶手椅型和锯齿型碳纳米管的能带表达式,对这两种管的能带曲线进行了计算,并分析了电子能带结构的主要特征和碳纳米管的导电特性。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侯士敏,张兆祥,刘惟敏,张耿民,罗骥,赵兴钰,彭练矛,吴锦雷,薛增泉,顾镇南;利用场发射电子显微镜研究具有原子分辨的单壁碳纳米管的场发射[J];中国科学A辑;2002年10期
2 欧阳雨,方炎;单壁碳纳米管RBM的拉曼光谱研究[J];光散射学报;2003年04期
3 陆地,颜晓红,丁建文,邓宇翔,唐娜斯;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及卷曲效应[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3年03期
4 黄秋萍;殷豪;童国平;;卷曲和管径对单壁碳纳米管π轨道取向的影响[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6年04期
5 徐中辉;邱复生;牛海波;陈信伟;黄新刚;;单壁碳纳米管的提纯及拉曼光谱分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2期
6 刘华;刘佐才;刘吉平;;单壁碳纳米管的稳定性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6年03期
7 黄秋萍;童国平;殷豪;;单壁碳纳米管杂化轨道计算[J];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7年01期
8 薛增泉,刘惟敏,侯士敏,吴全德,施祖进,顾镇南;直立在金膜表面的单壁碳纳米管的研究[J];物理;2000年01期
9 张兆祥,张耿民,侯士敏,张浩,顾镇南,刘惟敏,赵兴钰,薛增泉;利用场发射显微镜研究O_2对单壁碳纳米管场发射的影响[J];物理学报;2003年05期
10 杨传路;;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单壁碳纳米管和聚合物相互作用[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04期
11 吴雪,李允中,高立模,陈海建,王玉芳,张天浩,蓝国祥,王磊光;碳纳米管的STM观测[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1期
12 彭永进;张慧鹏;金庆华;王玉芳;李宝会;丁大同;;单壁手性碳纳米管Γ点E_1和E_2振动模式[J];物理学报;2006年06期
13 孔乐;唐世彪;李承祥;王卫;朱大鸣;阴泽杰;;单壁碳纳米管晶格振动模及红外吸收光谱的研究[J];光学技术;2006年04期
14 张兆祥,侯士敏,刘惟敏,赵兴钰,薛增泉,施祖进,顾镇南;利用场发射显微镜研究单壁碳纳米管的场发射特性[J];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2001年06期
15 金新喜,张兆祥,张耿民,侯士敏,赵兴钰,刘惟敏,薛增泉,顾镇南;用FEM/FIM研究单壁碳纳米管束[J];真空科学与技术;2003年01期
16 童国平;;单壁碳纳米管中π轨道倾角对杂化轨道的影响[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4期
17 杨杰;董全力;江兆潭;张杰;;自旋轨道耦合作用对碳纳米管电子能带结构的影响[J];物理学报;2011年07期
18 罗成林;蔡琳晖;何向东;;一种可能的单壁碳纳米管成核机制[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1期
19 张娟;陈阿青;邵庆益;;硼/磷掺杂单壁碳纳米管电子结构的第一性原理计算[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1期
20 吴旭峰;凌一鸣;;单壁碳纳米管生成条件下电弧等离子体光谱分析[J];电子器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红霞;竹有章;马进;田涛;;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子结构分析[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2 张锦;张莹莹;段小洁;高波;姚亚刚;朱涛;刘忠范;;单壁碳纳米管的形变与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3 刘冰冰;邹永刚;姚明光;侯元元;王霖;于世丹;王鹏;崔田;邹广田;B.Sundqvist;;高压下单壁碳纳米管中C_(60)的Raman光谱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4 闫彬;方炎;;含水乙醇在CCVD法制备单壁碳纳米管中的影响[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严辉;杨巍;王如志;;单壁碳纳米管拉曼模式的反常压力行为[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王利光;郭良;王畅;Terence K.S.W.;;碳纳米管(10,0)径向形变的光学特性[A];第十三届全国量子光学学术报告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7 李彦;王金泳;金钟;张岩;周薇薇;刘宇;崔荣丽;孙昊;;单壁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和谱学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8年
8 邹永刚;刘冰冰;姚明光;侯元元;王霖;于世丹;王鹏;崔田;邹广田;B.Sundqvist;;C_(60)@SWNT拉曼光谱的温度效应[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王翚;王玉芳;冯敏;曹学伟;金庆华;丁大同;蓝国祥;;单壁BC3纳米管拉曼活性模的家庭模式[A];第十四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震;几种典型准一维纳米限域体系常压和高压结构的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2 缑高阳;硼氮纳米管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3 赵朋;光分子开关电子输运性质第一性原理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4 张晨利;碳纳米管的等效弹性参量和屈曲行为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5 张骁骅;低维纳米材料力学及热学性质的分子动力学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6 郑继明;单分子电子输运性质的第一性原理研究[D];西北大学;2008年
7 肖杨;无机纳米管的电、热学性能及掺杂效应[D];湘潭大学;2007年
8 季敏;纳米结构及其相变的第一性原理计算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9 徐波;GaN纳米管的理论研究及GaN紧束缚势模型的发展[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10 李春;氧化锌及其纳米结构[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陆地;单壁碳纳米管电子性质的研究[D];湘潭大学;2003年
2 唐国磊;单壁碳纳米管低能区光吸收性质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刘启鑫;单壁碳纳米管的ACCVD法制备及碳纳米管等富勒烯材料的拉曼光谱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6年
4 梁君武;氧吸附和拓扑缺陷对碳纳米管电子输运性能的影响[D];湖南大学;2005年
5 赵佩;双原子气体与单壁碳纳米管相互作用势的理论研究[D];中南大学;2013年
6 李朋伟;单壁碳纳米管在Li离子电池中的行为变化及相关问题的拉曼光谱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7 王培培;低维介观系统的量子输运性质研究[D];中原工学院;2012年
8 黄秋萍;单壁碳纳米管轨道杂化和电子性质的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9 何科荣;微孔炭材料吸附过程的Monte Carlo模拟[D];暨南大学;2007年
10 程健;低维介观物理系统的电流与电流噪声谱[D];首都师范大学;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