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孔材料缓冲吸能特性表征方法
【摘要】:分析了多孔材料缓冲吸能机理,综述了多孔缓冲材料吸能特性的几种表征方法:缓冲曲线、缓冲系数、Janssen 因子、Rusch 曲线、能量吸收率曲线和能量吸收图,并分析了各种表征方法的优缺点。能量吸收图汇集了应变率和材料结构特征等信息,且能够模型化, 对于不同密度多孔材料吸能特性的表征具有一定的普适性.
|
|
|
|
1 |
朱海峰;;多孔材料 数据聚焦分析[J];科学观察;2006年06期 |
2 |
时拓;苏彬;艾建平;王娜娜;鲁阿庆;高朋召;;模板法制备多孔无机材料的研究进展[J];陶瓷科学与艺术;2008年03期 |
3 |
朱纪磊;汤慧萍;奚正平;邸小波;;多孔结构分形分析及其在材料性能预报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12期 |
4 |
刘培生;;泡沫金属在双向承载条件下的力学性能[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07期 |
5 |
黑鸿君;崔洪芝;董淑光;张金玲;曹丽丽;;反应合成Ni-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J];新技术新工艺;2007年09期 |
6 |
刘丘林;刘允中;肖文华;李元元;;喷射成形多孔材料的致密化工艺综述[J];材料导报;2009年23期 |
7 |
刘培生;;多孔材料在三向载荷作用下的力学模型[J];材料科学与工艺;2010年05期 |
8 |
于永亮;;浅谈金属多孔材料的制备方法与应用[J];硅谷;2011年02期 |
9 |
张林,罗炫,杜凯;ICF靶低密度聚合物多孔材料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2年06期 |
10 |
张瑛,刘之景;制备纳米多孔材料的模板自组装技术[J];微纳电子技术;2004年10期 |
11 |
刘培生;;多孔材料孔径及孔径分布的测定方法[J];钛工业进展;2006年02期 |
12 |
贾兴涛;何文;冯英俊;赵洪石;张旭东;李红;徐国纲;;无机纳米多孔材料的研究进展[J];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
13 |
刘培生;;多孔材料比表面积和孔隙形貌的测定方法[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6年S2期 |
14 |
杨梅;王立久;;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性能及用途[J];材料导报;2007年S3期 |
15 |
杨鹏;周浪;李俊;邓仕英;刘长生;;PMMA胶体晶体模板法制备SiO_2多孔材料[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
16 |
常海涛;鲁在君;刘海燕;;聚苯乙烯/二乙烯基苯多孔材料的制备工艺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08年03期 |
17 |
臧纯勇;汤慧萍;王建永;葛渊;;镍合金多孔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进展[J];热加工工艺;2009年10期 |
18 |
詹美燕,陈振华;喷射沉积多孔材料的轧制变形理论[J];材料研究学报;2004年06期 |
19 |
D.Markus
,U.Klausmeyer
,E Engelmann
,A.Hillrigor
,黎楠;隔爆型设备的新型材料——为安全避免火焰传播,采用多孔材料[J];电气防爆;2005年02期 |
20 |
邢毅,麻洪秋,况春江;Fe_3Al金属间化合物多孔材料的研究[J];粉末冶金技术;2005年04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