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及其抗凝血性能的影响
【摘要】:采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稀土元素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通过改变稀土铈的掺杂量,利用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光谱等方法,研究了稀土元素铈掺杂的非晶碳薄膜的微结构、成分、形貌及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非晶碳薄膜中掺入稀土元素铈后,薄膜中 sp~3/sp~2的比率显著发生变化,薄膜的疏水性明显提高.血小板粘附实验表明掺杂稀土铈有利于改变非晶碳薄膜的抗凝血性能,适当的掺杂量能使薄膜的血液相容性得到优化.分析了稀土元素铈对材料的血容性能的影响机制.
|
|
|
|
1 |
李爱民;孙康宁;董维芳;文豪;颜涛;;多孔HAP-(β-Ca_3(PO_4)_2)-Si_3N_4生物复合材料的制备及表面血小板粘附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7年02期 |
2 |
王贵生;我国稀土激光材料及其推广应用[J];稀土;1986年02期 |
3 |
谷历文;刘继平;;电沉积方法制备稀土功能合金膜[J];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自然科学版);1997年01期 |
4 |
周毅;;稀土元素及其在高科技领域中的应用[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2005年03期 |
5 |
于桂复;程家宁;;铝—铜系铸造合金中稀土元素作用的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1983年03期 |
6 |
郑云万;;稀土元素在节能中的应用[J];节能;1987年01期 |
7 |
王守仁,王栋梁,崔焕勇;稀土元素提高 Fe-Cr-Ni 系耐热合金高温性能的研究概况[J];山东建材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
8 |
马建伟;秦泗霞;苏冬梅;;稀土纳米抗菌材料对红细胞脆性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06年02期 |
9 |
冷永祥,黄楠,孙鸿,陈俊英,万国江,王进;真空弧源沉积类金刚石薄膜及其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3年02期 |
10 |
方苏;周宁琳;徐东;高孝俊;章峻;莫宏;沈健;;卵磷脂/蒙脱土纳米中间体的制备及血液相容性研究[J];功能材料;2009年07期 |
11 |
于旭东;于伟;白雪莲;吴斌;;稀土型纳米复合材料的摩擦学及自修复性能研究[J];表面技术;2009年05期 |
12 |
宁远涛;李永年;;稀土元素对非晶态PdSi_(16.5)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J];金属学报;1989年04期 |
13 |
田洪福,董风林,潘修德,吴长春,何镇明;铸钢件中稀土元素与氢的相互作用对机械性能的影响[J];机械工程材料;1992年04期 |
14 |
崔春翔,吴人洁,王浩伟;稀土元素的热力学特性及在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的应用[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1997年03期 |
15 |
吴炬;程先华;;稀土改性剂处理对芳纶/环氧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5年12期 |
16 |
刘平生;李利;周宁琳;章峻;魏少华;沈健;;高吸水性纳米蒙脱土/聚丙烯酸复合材料的合成及其血液相容性[J];复合材料学报;2008年06期 |
17 |
曹建刚;李文学;包喜荣;;稀土对Al_2O_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热变形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09年20期 |
18 |
王玉芳;郑江华;;熔体发泡法制备稀土泡沫铝合金试验研究[J];中国钼业;2010年04期 |
19 |
张立新
,骆继勋
,银耀德
,李黎光
,赵齐
,张家芸;稀土元素对Fe-Cr-Al合金1200℃氧化层择尤取向的影响[J];金属学报;1981年03期 |
20 |
李高起;张军旗;;稀土元素对硅钢棒材性能影响的研究[J];功能材料;1988年0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