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横场下反铁磁耦合薄膜的自旋波

李岩  王怀玉  任荣东  
【摘要】:在格林函数的框架内,研究横场下反铁磁薄膜系统在不同波矢方向上的自旋波,分析横场、反铁磁耦合和薄膜厚度等薄膜参数对自旋波谱分布的影响。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李岩;王怀玉;任荣东;;横场下反铁磁耦合薄膜的自旋波[A];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Ⅰ[C];2004年
2 吴韵秋;唐宗熙;张彪;;一种确定铁磁薄膜复磁导率的新方法[A];201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2011年
3 童俊军;刘秋香;蒋艳萍;唐新桂;;气氛对射频磁控溅射NiFe_2O_4薄膜性能的影响[A];第七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5分册)[C];2010年
4 张群;黄丽;沈杰;章壮健;华中一;;渠道火花烧蚀法及其应用[A];上海市真空学会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李明华;于广华;朱逢吾;曾德长;赖武彦;;磁性金属多层膜微结构及性能的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磁学和磁性材料会议专辑[C];2005年
6 姚淑德;法涛;向清沛;华伟;成枫峰;周生强;;离子束技术与纳米磁性交换偏置系统[A];2010全国荷电粒子源、粒子束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0年
7 黄志高;蔡晃;赖恒;;具有巨磁阻的多层膜与颗粒膜和氧化物材料及其应用[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8 侯小娟;云国宏;白宇浩;白那日苏;周文平;武晓霞;;易轴型体单轴各向异性对量子自旋波本征值的影响[A];数学·力学·物理学·高新技术交叉研究进展——2010(13)卷[C];2010年
9 周勇;陈吉安;杨春生;高孝裕;王明军;张亚民;;FeSiB/Cu/FeSiB夹心薄膜巨磁阻抗效应研究[A];上海市真空学会成立20周年暨第九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万里;铁磁薄膜图形化单元磁特性的微磁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2 黄文;典型的铁磁、铁电氧化物薄膜界面分析与界面控制方法的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8年
3 沈健;磁性材料在微波及太赫兹波段的动力学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4 刘柏林;FeCo基纳米磁性薄膜材料的微波损耗机理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5 白晶;反铁磁体系三阶非线性效应理论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1年
6 陈苗根;磁性与非磁性粗糙金属(Fe,Cu)薄膜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隋文波;交换偏置薄膜各向异性的静态和动态分析方法研究[D];兰州大学;2012年
8 敦金平;太阳活动区磁场测量和非势特征研究论文[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台);2002年
9 吴银忠;多层结构铁电系统的物理性质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刘静;横场下Ising变磁体相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玲玲;二维无序铁磁系统临界性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2 李敦然;随机外场和晶场作用下横场Ising模型的临界性质和磁化行为[D];苏州大学;2010年
3 刘川;分子基磁性材料物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8年
4 李娟娟;外应力场对磁性薄膜材料磁性质的影响[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刘小贤;Yang-Lee零点理论在非平衡相变与量子相变中的应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董雯;铁电超晶格热电性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7 吴华;掺杂及磁电耦合对量子顺电体的影响[D];苏州大学;2003年
8 赵杰;横场作用下自旋为2的单轴各向异性Ising模型相变的理论研究[D];东北大学;2006年
9 张雅男;随机横场与晶场作用的混合自旋系统热力学性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10 张元芬;外场作用下混合自旋Blume-Capel模型的临界性质和补偿行为[D];苏州大学;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