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光淬火制备二元非晶态合金形成规律的研究
【摘要】:运用Miedema参量φ、n_(ws)~(1/3)和原子半径R构成的二维化学坐标|ΔR/R_(max)|~(|Δφ|-(Q/P)~(1/2)|Δn_(ws)~(1/3)成功研究了激光淬火制备的二元非晶态合金的形成规律.基于实验事实所确定的激光淬火制备二元非晶态合金的形成条件是[(|Δφ|-3.06|Δn_(wx)~(1/3)|)+1.54]·|ΔR/R_(max)|~(0.15)1.96,这一判据区分激光淬火制备二元非晶态合金形成与否的准确率达80%.进一步又发现,描迷电子因素总效果的Miedema参量组合形式(|Δφ|-Q/P~(1/2)|Δn_(ws)~(1/3)|)具有较广泛的适用范围,能成功地用于研究液态淬火、离子注入、离子束混合等方法制备的二元非晶态合金的形成规律.
|
|
|
|
1 |
曹天顺;于洪涛;;3Cr2W8V钢球轧辊表面激光淬火的工业应用研究[J];应用激光;1989年03期 |
2 |
高彩桥;欧阳家虎;郭立新;;4Cr13钢激光淬火工艺参数的选择及组织特征[J];热处理;1992年04期 |
3 |
李平,刘长生;磨辊的激光淬火[J];金属热处理;1994年10期 |
4 |
魏金山,李超;GCr15钢激光淬火层的奥氏体晶粒尺寸[J];金属热处理;1995年03期 |
5 |
管一弘,陈铁力,陈君若,王洪纲;激光淬火温度场及材料性能的数值模拟[J];中国激光;1999年03期 |
6 |
冯树强,肖安定,温宗胤;零件激光淬火存在的问题及分析[J];广西工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
7 |
刘富荣,高谦,王广生,高登攀,孙保国,王玉臣;3Cr13不锈钢计数器棘轮的激光淬火研究[J];应用激光;2002年03期 |
8 |
朱宝平
,郑鲁
,秦森;激光表面相变硬化处理提高GCr15轴承钢接触疲劳寿命[J];钢铁研究学报;1987年S1期 |
9 |
杨妙清;AP处理工艺在激光淬火中的应用简介[J];国外金属热处理;1997年S1期 |
10 |
吴钢,石娟,戴忠森;齿轮激光淬火的扫描方法及工艺[J];应用激光;1998年04期 |
11 |
林子光;激光淬火提高发动机汽缸抗磨性能的研究[J];润滑与密封;2000年06期 |
12 |
张淦;冶金部第二届非晶态合金及应用学术讨论会情况报导[J];上海钢研;1987年01期 |
13 |
张菊,郑小明;非晶态Co(Cu)-B合金的化学制备及晶化激活能测定[J];石油化工;1995年08期 |
14 |
黄天铭,梁锡昌;非晶态合金磨削方法[J];机械工艺师;1995年01期 |
15 |
车晓舟,孙宝德,胡赓祥,曹兴国,戴礼智;非晶态合金的退火效应[J];机械工程材料;1996年01期 |
16 |
乔恩E·米勒;张攸生;楼南金;;塞金诺换向器公司的激光淬火[J];金属热处理;1979年06期 |
17 |
蒲万林,彭爱平,缪辉华;碳素钢激光淬火组织性能的研究[J];中国激光;1983年11期 |
18 |
吴和元;张萍;;冶金部第二届非晶态合金及其应用学术讨论会在湖南召开[J];湖南冶金;1986年06期 |
19 |
陈祖涛;肖敏;蒲万林;缪辉华;;薄小零件的选择性局部激光淬火[J];金属热处理;1986年10期 |
20 |
单国友;肖冰;邓玉清;王茂才;李瑞国;吴维;;汽车发动机缸套内壁重复激光淬火的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1992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