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陈菊芳孙光飞张景  
【摘要】:用x射线与透射电镜研究了快淬Nd_4Fe_(78) B_(18)合金的显微组织和磁性。实验结果表明合金淬态主要呈非晶态,也有少量晶化析出物,热处理后的晶化态相组成是α-Fe,Fe_3B和Nd_2Fe_(14)B,平均晶粒尺寸分别为13nm,14nm和17nm,晶粒有一定择优取向。在最佳工艺下磁粉性能为Br=0.98T,Hcj=256kA/ m,(BH)_m=64.5kJ/m~3。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冯威,何开元,程力智,董心权,张玉梅;机械合金化对Fe_(73.5)Cu_1Nb_3Si_(13.5)B_9纳米晶合金[J];金属功能材料;1996年03期
2 ;富Fe的Nd-Fe-B纳米晶合金的磁性和结构[J];金属功能材料;1996年01期
3 ;FeCuNbSiB纳米晶合金的应力退火和磁性[J];金属功能材料;1996年05期
4 张延忠;纳米晶合金Fe_(74.7-X)Cu_1Nb_xV_(1.8)Si_(13.5)B_9的研究[J];上海钢研;1994年05期
5 张延忠;新纳米晶合金Fe_(72)Cu_1Nb_2V_2Si_(14)B_9和Fe_(72)Cu_1Nb_1Mo_1V_2Si_(14)B_9的磁性能及应用[J];上海钢研;1997年05期
6 张延忠,年素珍;纳米晶软磁合金Fe_(72.5)Cu_1Nb_(1.8)Mo_(2.2)Si_([J];金属功能材料;1995年Z1期
7 王立军,王六一,阎仲亭;高饱和磁感纳米晶软磁合金Fe-M-B的磁特性及应用前景[J];金属功能材料;1997年04期
8 顾雪辉;Fe_(73.5)Cu_(0.8)Nb_2V_(1.2)Si_(11.5)B_(11)新型纳米晶合金的研究[J];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1998年03期
9 陈绍楷;快冷NdFeB纳米晶合金的磁性能[J];稀有金属快报;2003年05期
10 陈绍楷;采用核磁共振研究FeNbB纳米晶合金中的~(93)Nb[J];稀有金属快报;2003年09期
11 刘海顺;都有为;张丽萍;张吉雄;殷春浩;缪协兴;;不同退火条件对Fe_(73.5)Si_(13.5)B_9Cu1_Nb_(3-x)Al_x磁导率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8年05期
12 张延忠;纳米晶合金Fe_(72.5)Cu_1Nb_2V_2Si_(13.5)B_9的高频磁性和频率间的关系[J];上海钢研;1999年01期
13 谢华;陈增晖;陈晓;;热处理工艺对Ni-P-PTFE复合镀层组织与性能的影响[J];金属热处理;2009年07期
14 陆曹卫,卢志超,李德仁,周少雄;Fe_(76.9)Cu_(0.6)Nb_(2.5)Si_(13)B_7合金结构和性能的研究[J];金属功能材料;2003年05期
15 郭宝会;张修兴;董康军;;快淬速度对Nd_(4.5)Fe_(77)B_(18.5)合金显微组织的影响[J];南方金属;2007年05期
16 张宁娜;王立军;;热处理工艺对Fe_(73.5)Cu_1Nb_3Si_(15.5)B_7合金产品应力敏感性的影响[J];金属功能材料;2007年02期
17 赵建平,李建功,王天民,曹规循;非晶晶化法制备纳米晶Cu-Ni-Sn-P合金[J];科学通报;1994年17期
18 张延忠 ,年素珍;新型纳米晶合金Fe_(72)Cu_1Nb_2V_2Si_(13)B_(10)和Fe_(72)Cu_1Nb_1Mo_1V_2Si_(13)B_(10)的磁性能[J];上海钢研;1995年01期
19 黄林军;梁工英;孙占波;;Mg-Ni基非晶/纳米晶贮氢合金的研究新进展[J];中国稀土学报;2005年S2期
20 ;专利技术[J];热加工工艺;2008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菊芳;孙光飞;张景;;Nd_4Fe_(78)B_(18)纳米晶合金显微组织的研究[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2 李英民;齐万利;任玉艳;程冬梅;;CaCO_3对过共晶Al-Mg_2Si合金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A];2010年中国铸造活动周论文集[C];2010年
3 徐效谦;;钢丝的热处理[A];2011金属制品行业技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4 王玉峰;李文学;任慧平;靳俊雅;;利用EBSD技术研究高纯铝箔再结晶过程组织及织构的演变规律[A];第二届全国背散射电子衍射(EBSD)技术及其应用学术会议暨第六届全国材料科学与图像科技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5 郑胜峰;田世英;刘石亮;马盾;;扭杆轴断裂失效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6 沙维;;建筑用耐火钢的设计、性能及微组织(英文)[A];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中国科协第三届青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欧阳建;王秀芳;徐荣军;方园;康永林;;薄板坯连铸连轧工艺生产S420MC热轧钢板的组织性能分析[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伍超群;;1022钢螺栓的断裂及失效分析[A];中南地区第十六届电子显微镜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9 张晓燕;李广宇;梁益龙;闫超杰;赵杰;;一种新型贝氏体钢空冷状态下的组织和性能[A];2008年全国冶金物理化学学术会议专辑(下册)[C];2008年
10 伍超群;朱峰;;空调冷凝管开裂原因分析[A];2009年全国失效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红宾;基于合金化改善镁合金强/韧性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2 李燕;化学成分对Ti(C,N)基金属陶瓷的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D];合肥工业大学;2008年
3 胡茂良;固相再生AZ91D镁合金组织结构及性能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08年
4 陈洪美;铸轧镁合金的变形工艺及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5 滕海涛;亚快速凝固条件下镁合金的凝固行为及其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6 肖文龙;Mg-Zn-Al-RE系镁合金显微组织及强韧化机理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7 宫明龙;强磁场对Fe-C相图及高碳钢显微组织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8年
8 王方;Mo-Si-B三元硅化物高温抗氧化性能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于永梅;TSCR过程Fe-3%Si钢带的组织和织构演变研究[D];东北大学;2008年
10 朱红梅;Mg-6Zn-xCu-0.6Zr(x=0-2.0)铸造镁合金的时效行为、显微组织及力学性能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培林;SiSr复合孕育对硼灰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东北大学;2005年
2 彭著刚;半固态过共晶铝硅合金的电磁搅拌工艺与性能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5年
3 翁薇;6063与ZL102铝合金在移动磁场中行为的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4 刘长海;AZ31合金动态力学性能研究[D];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05年
5 袁均平;变形及热处理对因瓦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5年
6 李杰;热处理对7055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5年
7 宋西平;TC_4钛合金惯性摩擦焊组织性能及强韧化机理的研究[D];西安交通大学;1995年
8 龚丽勤;Al3Ti3B中间合金对Mg-Al系合金的晶粒细化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9 王国阳;碳钢硼钒稀土共渗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10 王立强;冷加工及热处理对TM50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显微组织变化对HSLA-100钢焊接金属冷断裂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2 晨;TPCP技术生产的极低碳贝氏体高强度钢[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3 廖建国;日本开发出铁素体系不锈钢显微组织预测技术[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4 ;控制热锻Nb-V微合金钢显微组织来提高冲击韧性和延展性[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5 ;铌在钢轨钢中的应用[N];世界金属导报;2005年
6 ;钢管制造用超高强度钢板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7年
7 晨;添加Co对高Cr铁素体钢显微组织的影响[N];世界金属导报;2006年
8 肖英龙;X120级超高强度高变形管线用钢管的开发[N];世界金属导报;2008年
9 朱革媚 译;CSP集成技术的最新进展[N];中国冶金报;2006年
10 邱松年 孙维芳;现代常化钢板物理冶金学[N];世界金属导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