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汽相淀积(CVD)法合成金刚石薄膜的ESR研究
【摘要】:正1前言和自然金刚石一样,用化学汽相淀积法合成的金刚石簿膜有许多优越的物理性质,如宽带隙,高硬度、高热导、高电子和空穴迁移率等;特别是掺杂后可成为高性能半导体材料。但合成过程中膜内产生的大量缺陷限制了它作为半导体材料的应用。本文,我用利用电子顺磁共振(ESR)技术对不同方法合成的金刚石膜的未配对键缺陷进行了研究,并研究了不同温度退火对它的影响。
|
|
|
|
1 |
苟立;刘炼;冉均国;戴孟乔;郑元元;;大面积金刚石薄膜的均匀性[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7年02期 |
2 |
郭志猛,殷声,赖和怡;氢气在氢-氧-乙炔火焰法合成金刚石薄膜中的作用[J];科学通报;1991年08期 |
3 |
唐敦乙,林书铨,刘志敏,沈伯礼,陈培基;合成金刚石薄膜生长工艺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7年03期 |
4 |
;其它[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4期 |
5 |
方静华,项金钟,周桢来,吴兴惠;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特点及特性[J];材料导报;2003年10期 |
6 |
魏秋平;宋玉波;余志明;胡应涛;尹登峰;马莉;;酸刻蚀处理对Si(100)和Si(111)上制备CVD金刚石膜的影响[J];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03期 |
7 |
郑昌琼;冉均国;;日本金刚石薄膜研究发展动态[J];新型炭材料;1991年Z1期 |
8 |
郑昌琼;冉均国;;日本金刚石薄膜研究发展动态[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1992年02期 |
9 |
Gordon Graff;张光宇;;金刚石能[J];世界科学;1990年10期 |
10 |
唐璧玉,靳九成,陈宗璋;硬质合金YG8上金刚石薄膜的成核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1998年01期 |
11 |
邢文娟;汪建华;王传新;;热丝化学气相沉积法制备金刚石薄膜的生长取向及内应力研究[J];材料导报;2007年S2期 |
12 |
杨保华;陈三;熊勇;王红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表征和场发射性能[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04期 |
13 |
刘刚;刘忆;;热丝法CVD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简化工艺研究[J];半导体技术;2006年07期 |
14 |
廖晓明;冉均国;苟立;张进;苏葆辉;林江莉;;金刚石薄膜取向性和后处理对其X辐射响应性能的影响[J];硅酸盐学报;2006年07期 |
15 |
冉均国;王灿丽;苟立;冉旭;苏葆辉;李德贵;廖晓明;;引入CO_2提高金刚石薄膜的沉积速率[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7年S1期 |
16 |
汤乡成美;潘鼎;;由等离子CVD法研制金刚石的生长[J];新型炭材料;1987年02期 |
17 |
方亮;金刚石薄膜压阻效应及相关问题的研究[J];材料导报;1999年02期 |
18 |
孟祥钦;王兵;王玉乾;甘孔银;李凯;王延平;何婷;;氧化铝基体表面预处理对金刚石薄膜生长的影响[J];功能材料;2009年10期 |
19 |
孟祥钦;王兵;甘孔银;王延平;何婷;;金刚石薄膜/氧化铝陶瓷复合材料的应用研究[J];材料导报;2010年11期 |
20 |
魏秋平;田孟昆;马莉;陈中;刘培植;余志明;;热丝辐射距离与甲烷浓度对CVD金刚石薄膜的影响[J];粉末冶金材料科学与工程;2011年02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