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红外反射谱法测量金刚石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

刘忠伟  孙滨如  张保军  周越  
【摘要】:正1前言金刚石薄膜的研究已开始进入实用化阶段,因此研究出一种简便、快速、准确、无损地测量其膜厚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来观测薄膜的断口,确定膜厚无疑是准确的,但方法复杂,而且要损坏样品。触针法虽然方法简便,但需制作特殊带有薄膜的台阶样品。椭园偏光解析法所用光源是氦氖激光(波长为632。8nm),所测膜厚以纳米级为宜,并且,椭园偏光解析法的光束是斜入射,金刚石薄膜的表面粗糙度达微米级,因此对632.8nm的激光,几乎是不透明的。金刚石薄膜的厚度一般为几微米至几十微米,红外波长是几微米至几十微米,因此用红外反射谱法是较为适宜的。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国伟,毛友德;非金刚石相碳成分对金刚石薄膜晶形的影响[J];表面技术;1994年04期
2 张小平;用甲醇-氢混合气源在不锈钢上生长金刚石薄膜的研究[J];高压物理学报;1996年03期
3 赵南方,杨巧勤,赵立华,李德意,肖汉宁;热丝CVD法金刚石薄膜宏观内应力分析[J];矿冶工程;1998年03期
4 ;其它[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8年04期
5 ;金刚石薄膜开发取得突破[J];炭素技术;2001年02期
6 黄树涛,姚英学,于宏,李剑锋,袁哲俊;金刚石薄膜在硬质合金基体上的生长及附着强度研究[J];人工晶体学报;2004年06期
7 匡同春,刘正义,代明江,周克崧,王德政;金刚石薄膜涂层硬质合金刀具的界面表征[J];无机材料学报;1998年05期
8 茅东升,赵俊,李炜,王曦,柳襄怀,诸玉坤,周江云,范忠,李琼,徐静芳;金刚石薄膜电子场发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1998年06期
9 方亮,王万录,王健,廖克俊,丁培道;金刚石薄膜内应力研究现状[J];材料导报;1999年06期
10 杨保和,常明,杨晓萍,呈晓国;金刚石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J];材料导报;2000年08期
11 黄扬风,马志斌,汪建华,梅文明;Cu和Cu/Ti过渡层对金刚石薄膜附着力的影响[J];材料保护;2003年11期
12 马志斌,张文文;金刚石薄膜的低温沉积[J];武汉化工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3 李建国,刘实,李依依,胡东平,李军,季锡林,李力,周德惠;脉冲负偏压增强的高质量金刚石薄膜的沉积[J];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2004年04期
14 唐华生;金刚石薄膜涂层技术[J];洪都科技;1990年01期
15 郑昌琼;冉均国;;日本金刚石薄膜研究发展动态[J];新型炭材料;1991年Z1期
16 黄树涛,姚英学,陈朔冬,张宏志,袁哲俊;燃焰法沉积金刚石薄膜的实验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艺;1996年04期
17 匡同春,王晓初,刘正义;金刚石薄膜涂层刀具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J];硬质合金;1999年01期
18 黄兴家;;金刚石薄膜的沉积技术及其应用[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1990年03期
19 A.H.Deutchman;R.J.Partyka;朱景环;;金刚石薄膜的沉积——工业性金刚石薄膜沉积在很快形成商品[J];热处理技术与装备;1990年01期
20 郑昌琼;冉均国;;日本金刚石薄膜研究发展动态[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1992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忠伟;孙滨如;张保军;周越;;红外反射谱法测量金刚石薄膜的厚度和折射率[A];首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2年
2 陈将伟;张豹山;唐东明;杨燚;鹿牧;陆怀先;;电磁波在损耗媒质界面反射折射基本规律的理论研究[A];中国空间科学学会空间材料专业委员会2009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张丽艳;徐时清;赵士龙;王宝玲;;用于渐逝波泵浦的低折射率高稀土浓度氟磷酸盐玻璃的光谱性能研究[A];2005中国硅酸盐学会特种玻璃分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4 陈乃波;吴惠桢;;Mg_xZn_(1-x)O薄膜的折射率及三阶非线性研究[A];浙江省光学学会第九届学术年会暨新型光电技术青年论坛论文集[C];2005年
5 苗翠英;李普济;;汽车前大灯玻璃的元素及折射率测定[A];中国化学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下册)[C];2006年
6 张殷华;黄伟;张云洞;;几种红外薄膜材料的光学特性[A];中国光学学会2006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7 庄乃锋;陈新;胡晓琳;陈建中;;非线性光学晶体Ca_(10.5-x-3y)A_(2x)La_(2y)(VO_4)_7(A=Na~+,K~+)的光学与热学性质研究[A];第14届全国晶体生长与材料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8 岳耀丽;徐明阳;吕宏伟;丁明吉;周翔;霍建;曾鹏;;实验室内光纤长度的精确测量[A];第十七届十三省(市)光学学术年会暨“五省一市光学联合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刘正堂;宋建全;朱景芝;耿东生;郑修鳞;;磁控反应溅射Ge_xC_(1-x)薄膜的光学性能[A];第三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10 張道治;連煥成;;不同指向性不同波束寬多波束微波透鏡天線之設計[A];2002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健;基于自支撑金刚石薄膜的晶体管和紫外探测器制备与性能研究[D];上海大学;2010年
2 王小平;金刚石薄膜电致发光特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2年
3 沈彬;超光滑金刚石复合薄膜的制备、摩擦学性能及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魏秋平;钢基CVD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微结构及其机械性能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5 蔡让岐;微波等离子体 CVD纳米金刚石场致电子发射研究[D];兰州大学;2002年
6 王兵;新型医用辐射剂量计金刚石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7 骆金龙;CVD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特性和器件化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8 许龙山;碳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在复合材料中的应用[D];湖南大学;2009年
9 李学敏;金刚石薄膜电极的电化学特性及其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10 刘燕燕;微波等离子体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电子显微学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东灿;金刚石薄膜和类金刚石薄膜摩擦学性能试验及其应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2 王莎莎;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其平坦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1年
3 李正学;硼掺杂金刚石薄膜的制备、电化学性能及表面修饰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2年
4 石利忠;图形化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及表面氢吸附的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5 杜丽丽;钛基掺硼金刚石薄膜电极的制备与电化学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孔祥飞;金刚石在海洋营养盐红外吸收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7 凌晓辉;各向同性零折射率超常介质中电磁波的传播特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0年
8 王玲;W18Cr4V高速钢基体金刚石薄膜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9 田孟昆;HFCVD金刚石薄膜/铜复合材料的生长工艺及结合性能研究[D];中南大学;2011年
10 张益豪;TC4钛合金表面沉积金刚石薄膜的研究[D];中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霞;科学家构建出零折射率“超材料”[N];科技日报;2011年
2 吴琼;引人瞩目的新材料金刚石薄膜[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记者 周文斌;我金刚石薄膜技术达世界先进水平[N];光明日报;2001年
4 吴琼;新型电子材料[N];北京电子报;2000年
5 刘苒;我国金刚石薄膜开发取得重大进展[N];科技日报;2001年
6 金展;中国金刚石薄膜开发获重大进展[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7 ;成都理工大学:打造先进金刚石薄膜实验室[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
8 葛进;日证明水具有普克尔斯效应[N];科技日报;2008年
9 科新;强磁场下纳米金刚石薄膜的制备技术项目通过验收[N];中国建材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薜庆元;树脂镜片八成不合格[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