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传统大豆食品民族品牌建设,促进大豆产业发展
【摘要】:本文介绍了以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大豆发酵食品—腐乳为主导的王致和企业现状;指出了推动王致和企业不断把握机遇迎接挑战的"四大优势":即品牌优势、技术产品优势、渠道优势和管理优势,提出了要以"品牌王致和"、"质量王致和"、"创新王致和"、"信息王致和"来实现企业未来的跨越式发展。在此基础上,认为民族传统大豆产业的发展,需要弘扬传统大豆饮食文化,同时要重视传统大豆食品产品技术的创新,企业管理的规范化。
|
|
|
|
1 |
葛克山,薛丽;盐分在腐乳中的传递过程研究[J];食品科技;2004年01期 |
2 |
鲁绯,孙君社,韩北忠,吴戈,翟永岭;青方腐乳酿造过程内部微细结构的扫描电镜观察[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4年05期 |
3 |
吴戈;二十一世纪腐乳的发展[J];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06期 |
4 |
李启成,翟永岭;微波技术在腐乳生产中的应用[J];食品工业科技;1999年S1期 |
5 |
黄继忠
,鲍大中;改革旧工艺,提高腐乳的质量[J];食品科学;1984年04期 |
6 |
景升;怎样制腐乳[J];新农业;1984年23期 |
7 |
马勇;青方腐乳酿造技术研究[J];中国调味品;1996年04期 |
8 |
马勇;青方腐乳酿造技术研究[J];中国酿造;1996年05期 |
9 |
宋国安;青方腐乳(臭豆腐)加工工艺技术[J];中小企业科技;2004年03期 |
10 |
王瑞芝;论腐乳常见的几种质变问题[J];中国酿造;1999年02期 |
11 |
向喜;家庭风味腐乳的加工[J];农村实用技术与信息;2003年06期 |
12 |
窦■,孙君社,鲁绯,胡锦荣,伊双双,袁德云;腐乳滋味物质的研究[J];中国调味品;2004年12期 |
13 |
包启安;中国腐乳生产技术概要[J];食品科学;1984年02期 |
14 |
关明忠;浅析腐乳酿造过程微生物对质量形成的关系[J];中国酿造;1984年06期 |
15 |
单兴夫;银耳腐乳研究及生产[J];中国调味品;1994年04期 |
16 |
林影,卢荣德,李国基,耿予欢;腐乳产品的氨基酸分析与白点研究[J];中国调味品;1999年09期 |
17 |
王瑞芝;腐乳生产新技术[J];江苏调味副食品;1999年01期 |
18 |
洪驷莘;腐乳后酵加碱催熟[J];食品科学;1989年07期 |
19 |
王瑞芝;论腐乳常见的几种质变问题[J];江苏调味副食品;1998年04期 |
20 |
;松茸腐乳的研制[J];中小企业科技;2002年03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