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组合框架梁在住宅钢结构中的应用

杜新喜  施浩  
【摘要】:钢-混凝土组合梁在住宅钢结构中被广泛应用,主要应用于简支梁中。本文从理论分析出发,提出组合框架梁的实际模型,把组合梁的应用范围扩大到框架梁上,这样可以进一步扩大利用组合梁经济效益。最后,提出组合框架梁研究应用中需要研究和解决的一些问题。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胡夏闽;欧洲规范4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方法(3)──组合梁的内力分析[J];工业建筑;1995年11期
2 胡伟;钢-混凝土组合梁在框架加固改造中的应用[J];工业建筑;1997年03期
3 王瑞民,杨兰新,杨可飞;高托蜂窝式组合梁的研究与试验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4期
4 毛小勇;轻钢-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J];混凝土与水泥制品;2004年06期
5 罗凤霞;贝雷架悬吊大直径重载管线工程应用实例与分析[J];隧道建设;2005年01期
6 王明锋;周东华;;组合梁剪切连接件改进思考[J];水科学与工程技术;2006年01期
7 郭溪泉 ,李树青;简弯曲组合式起重机大梁的设计计算[J];起重运输机械;1976年04期
8 马士法;井塔振动测试与分析[J];工业建筑;1986年04期
9 胡夏闽;欧洲规范4钢-混凝土组合梁设计方法(9)──组合梁的挠度和裂缝控制[J];工业建筑;1996年05期
10 樊健生,聂建国,王寒冰,陈戈;压型钢板组合梁在负弯矩作用下的抗弯承载力分析[J];建筑结构;2001年07期
11 张志彬,陈世鸣;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混凝土有效翼缘宽度[J];钢结构;2003年06期
12 肖国梁,高日,吕晓寅;活性粉末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组合梁的界面应力[J];建材技术与应用;2003年06期
13 聂建国,王洪全,谭英,陈戈;钢-高强混凝土组合梁的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1期
14 聂建国,熊辉,胡少伟;开口截面钢-混凝土组合梁弯扭性能的理论分析与试验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4年11期
15 王明锋;周东华;;大型剪切连接件的分析[J];山西建筑;2006年02期
16 顾建生,胡夏闽,袁发顺;压型钢板组合梁塑性抗弯强度的计算[J];江苏建筑;1996年02期
17 方立新,宋启根;部分剪切连接组合梁弹性刚度和极限强度的计算[J];工业建筑;2000年01期
18 殷惠光,王景全,孙宝俊;钢-混凝土组合梁结构体系应用和研究进展[J];彭城职业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9 王刚,王福建,杨忠宝;组合梁滑移特性分析及连接单元改进[J];江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年02期
20 聂建国,孙彤,温凌燕,刘静;某会展中心大跨交叉钢-混凝土组合梁系楼盖设计[J];建筑结构学报;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鑫;樊健生;雷飞龙;;简支组合梁主要设计参数的优化分析[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聂建国;王宇航;樊健生;;翼板完全断开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设计方法研究[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莉;王凯;王连广;;预应力FRP筋钢与混凝土组合梁交接面剪力计算[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4 王鑫;张绍武;高建;;型钢加固混凝土梁的最大承载力的研究[A];科学发展与社会责任(A卷)——第五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文集[C];2008年
5 吴航;郑茂尧;徐小平;徐善辉;陈阳;阮庆;;Koniambo镍矿工程的建造[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杨公升;张良锋;郭志农;;KONIAMBO镍矿模块化冶炼厂建造技术总结[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梁兴文;邢华平;张株瑞;;现浇混凝土楼盖结构的统一分析方法[A];砌体结构理论与新型墙材应用[C];2007年
8 周慧;樊健生;李全旺;聂建国;;双向受力作用下空间组合节点的有限元分析[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卫强;赵江达;孙晓娜;单吉华;阮庆;孙宁;李美荣;;浅谈镍矿项目建造过程中的尺寸控制[A];’2010全国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10 陶要彬;刘学辉;;钢管混凝土施工[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9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宏伟;组合梁与连续复合螺旋箍混凝土柱节点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3年
2 代艳杰;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理论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3 杜德润;新型外包钢—混凝土组合简支梁及组合框架试验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4 柳旭东;空腹灌浆圆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受力性能研究及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5 张格明;预应力内置灌浆方钢管桁架混凝土组合梁基本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6 王银志;考虑结构整体性的组合梁抗火性能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7 雷宇;组合梁斜拉桥静力稳定性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9年
8 刘阳冰;钢-混凝土组合结构体系抗震性能研究与地震易损性分析[D];清华大学;2009年
9 刘清平;水平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的实用设计方法[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刘文会;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桥结构行为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浩;钢—混凝土组合框架梁的研究与应用[D];武汉大学;2005年
2 高杨;钢结构—碎煤机室系统的动力分析[D];郑州大学;2010年
3 郭杰华;钢—混凝土组合梁有效翼缘宽度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4 毛学明;铁路预弯组合梁力学性能的研究及其设计软件的初步开发[D];西南交通大学;2002年
5 赵天石;内置H型钢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斜截面受剪试验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年
6 张建华;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承载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1年
7 易海波;钢—混凝土组合梁翼板有效宽度的试验与分析[D];湖南大学;2005年
8 徐博文;钢与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剪力连接件性能研究及优化设计[D];吉林大学;2007年
9 张旭宏;负弯矩作用下钢—混凝土简支组合梁的滑移效应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10 丁芳;外包钢—混凝土组合梁—柱节点的试验研究[D];江苏大学;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龚世权;组合梁技术在玻璃幕墙工程中的应用[N];广东建设报;2002年
2 由航天航空学院郑泉水教授、黄克智院士完成 由材料系黄勇教授等完成 由计算机系张尧学教授等完成 由精仪系殷纯永教授与天津大学叶声华院士等合作完成 由航天航空学院过增元院士等与山东大学合作完成 由精仪系、精华同方光盘股份有限公司副研究员裴京等完成 由土木系聂国教授等与中南大学合作完成;我校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部分获奖项目简介[N];新清华;2005年
3 夏军;实现维修加固旧有桥梁交通不中断[N];科技日报;2006年
4 雨林;技术管理双创新 建设一流的跨河大桥[N];中国交通报;2006年
5 记者 刘卫宏 沈楠;中国亚运金牌突破1000枚[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6 阎丽宏 连佳机 张志新 王冬恒 刘广勋;科技创新铸就路桥丰碑[N];人民铁道;2007年
7 特约记者 阎丽宏 通讯员 潘利平;文化的跨越[N];中国交通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何大成 通讯员 曹战锋 张国茂;为世界桥梁史大写个V字[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1年
9 记者 陈树青 通讯员 杜柏思;历四次台风泰然屹立海上[N];中国铁道建筑报;2005年
10 邢仁峡;高寒地区冬季施工混凝土如何保温[N];中国水利报;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