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半刚性组合节点的研究

施龙杰  陈宏  彭耀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内外半刚性组合节点应用及研究资料的收集整理,介绍了国内外组合节点的研究现状和一些试验研究成果.简单总结了组合节点的性能与计算方法.介绍了半刚性组合节点研究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动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李国强;石文龙;肖勇;;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研究现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7年04期
2 刘秀华;巢沧海;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设计方法建议[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年03期
3 李国强;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转动能力[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6年06期
4 卢小松;陈向荣;刘红博;;半刚性连接节点对有侧移钢框架稳定承载力的影响[J];钢结构;2007年05期
5 石文龙;李国强;叶志明;刘秀华;;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弯矩-转角模型[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3期
6 张慧旭,刘腾爱;半刚性组合节点的研究发展[J];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2期
7 刘清平,王静峰;梁柱半刚性连接组合钢框架分析初探[J];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8 李霞;;半刚性连接钢框架极限承载力分析[J];内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11期
9 李风;冷弯薄壁型钢与混凝土组合节点抗震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2002年10期
10 孙飞飞,李国强,胡凌华;梁柱组合节点的试验研究新进展[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4年02期
11 刘清平;李国强;王静峰;;水平荷载作用下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承载能力极限状态验算方法[J];建筑钢结构进展;2007年06期
12 陈东;王清远;王志宇;;平齐端板半刚性组合节点的有限元分析[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年02期
13 黄兴;石文龙;叶志明;;梁柱连接组合节点弯矩-转角关系研究[J];建筑钢结构进展;2010年02期
14 李国强;刘清平;王静峰;;水平荷载作用下足尺半刚性连接组合梁框架试验[J];土木工程学报;2007年12期
15 胡大柱;李国强;孙飞飞;王开强;;半刚性连接组合框架地震反应分析[J];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2007年01期
16 石文龙;李国强;肖勇;叶志明;;半刚性连接梁柱组合节点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08年05期
17 邵沧伟;PVC-U雨水管配方与工艺[J];化学建材;1997年03期
18 姚佳良,肖桂彰;免烧石膏基层状复合饰面板的研究[J];房材与应用;1998年06期
19 冯金之,叶林,陈洪,易军;JC系列高效减水剂及缓凝高效减水剂的性能与应用(续)[J];混凝土;2001年12期
20 李北星,王爱敏;掺粉煤灰的MDF水泥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J];建筑材料学报;2001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施龙杰;陈宏;彭耀;;半刚性组合节点的研究[A];钢结构工程研究(四)——中国钢结构协会结构稳定与疲劳分会200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2年
2 龙道英;刘晟皎;高兴发;张晶;;木质素磺酸镁的性能与应用[A];2007年全国混凝土外加剂新技术、新产品(转让)交流会会议交流资料[C];2007年
3 高克复;奚丈羽;;全热交换器的探讨[A];全国暖通空调制冷2008年学术年会资料集[C];2008年
4 詹镇峰;;高强轻集料混凝土的组成与性能[A];2004“第七届全国轻骨料混凝土学术讨论会”暨“第一届海峡两岸轻骨料混凝土产制与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刁桂芝;刘光华;张进生;;铝酸钙水泥在自流平砂浆和填缝剂中的应用[A];第二届全国商品砂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6 赵丽;;水下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探讨[A];全国城市公路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邱林波;薛素铎;;火灾下网架结构的性能分析[A];第九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段瑞斌;石从黎;宋开伟;;全机制砂预拌混凝土的研究[A];中国混凝土进展2010[C];2010年
9 张小松;周乐平;;空调用换热器性能的计算机模拟及软件开发[A];江苏省制冷学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10 李北星;胡哓曼;周明凯;田建平;;机制砂配制高强混凝土的石粉含量限值试验研究[A];第九届全国水泥和混凝土化学及应用技术会议论文汇编(上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蔡基伟;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王稷良;机制砂特性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及机理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8年
3 彭艳周;钢渣粉活性粉末混凝土组成、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9年
4 顾正维;钢结构半刚性连接的非线性分析[D];浙江大学;2003年
5 石文龙;平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组合节点的试验与理论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何嘉年;基于体系可靠度的半刚性钢框架结构优化设计研究[D];汕头大学;2010年
7 王新武;钢框架梁柱连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彭晓彤;半刚性连接钢框架内填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的滞回性能及抗震设计对策[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年
9 完海鹰;钢结构半刚性连接体系理论分析及实验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9年
10 刘高波;半刚性连接钢框架—钢板剪力墙结构的结构影响系数和位移放大系数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煜;外伸端板型半刚性组合节点力学性能影响因素的有限元分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2 叶学林;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稳定计算[D];福州大学;2004年
3 程睿;半刚性连接钢框架的有限元分析及近似计算方法[D];重庆大学;2002年
4 赵丽杰;内置空腹钢桁架—混凝土梁受力性能试验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2009年
5 段祺成;梁柱外伸端板、T型连接节点的试验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 高山;钢—混凝土组合节点拉弯受力性能分析[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0年
7 张永生;半刚性节点的实验研究与滞回模型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04年
8 狄军;半刚性端板式连接钢结构住宅抗震性能研究[D];新疆大学;2011年
9 梅冬生;外伸端板连接半刚性梁柱节点数值模拟分析[D];合肥工业大学;2010年
10 吴芸;钢框架抗侧力体系连接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河北省涿州市蓝天网架有限公司 徐英剑;空间网壳结构在我国的发展与应用[N];消费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