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发展与施工技术

陈桥生  
【摘要】:大跨度空间钢结构是目前发展最快的结构类型,主要包括空间网格结构和张力结构两大类,其主要发展方向有张拉整体结构、膜结构、开合结构、折叠结构等新型空间结构。在经济、文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大跨度建筑及作为其核心的空间结构技术的发展状况与施工技术水平是代表一个国家建筑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计算机的普及和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广泛运用为空间结构的加速发展创造了真正的条件,大跨度空间结构造型越来越新颖,结构体系越来越复杂,施工难度也越来越大,这无疑给我国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南京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主体育场钢屋盖工程,重点介绍了目前大跨度钢结构的发展趋势与施工技术的研究方向。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晓敏;赵金龙;;试析新型建筑结构体系[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6年07期
2 张艳红,丁新中;膜结构—建筑艺术与技术科学的完美结合[J];西部探矿工程;2003年11期
3 苏建华,韩大建,徐其功,王海涛;膜结构与支承结构的整体分析问题研究综述[J];广州建筑;2005年04期
4 陈秋骅;;膜材料的前世今生[J];中国会展;2008年10期
5 薛宇轩;;大跨度空间及其钢结构工程实现问题探讨[J];科技资讯;2011年10期
6 宋雄彬;;新型建筑材料——膜材[J];广东建材;2006年10期
7 顾明;陆海峰;;膜结构风荷载和风致响应研究进展[J];振动与冲击;2006年03期
8 朱以刚;王琦;;简述大空间结构体系[J];民营科技;2009年11期
9 徐昶权;;论膜结构施工安装工艺及应注意的问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年35期
10 齐藤嘉仁,唐泽靖子;膜结构的现状与展望[J];建筑学报;2001年06期
11 周义兵;;国内已建成的10座膜结构工程[J];OVM通讯;1999年02期
12 ;国际建筑膜结构的设计和营造专题技术交流会第一次在中国召开[J];建筑结构;2003年06期
13 张京街;从世界杯体育场看膜结构[J];重庆建筑;2003年03期
14 覃琳,衡洋;膜结构在大空间建筑中的应用[J];工程建设与设计;2004年11期
15 余志祥,赵雷;张拉膜结构自振特性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004年06期
16 李黎,夏正春,樊爱武,杨军;附加阻尼法分析鞍形膜结构的风振响应[J];空间结构;2005年01期
17 石卫华,关富玲;浙江体育训练中心田径场看台膜结构分析[J];工业建筑;2005年06期
18 ;世博轴上的膜结构[J];合成纤维;2010年01期
19 ;铝合金·膜结构的发展现状与前景[J];福建建筑;1998年S1期
20 蓝天;当代膜结构发展概述[J];世界建筑;2000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桥生;;大跨度空间钢结构的发展与施工技术[A];中国钢结构协会成立二十周年庆典暨2004钢结构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刘锡良;;大跨度开合空间钢结构[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3 侯丽娟;吴校沛;;新型建筑结构体系浅谈[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5卷)[C];2011年
4 王启文;吴健生;;膜结构研究综述[A];第五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三卷)[C];1996年
5 陈波;武岳;沈世钊;;张拉式伞形膜结构风振响应分析[A];第十一届全国结构风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4年
6 吕品琦;;张力膜材的皱褶分析[A];第二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蓝天;;膜结构的发展及其在中国的应用前景[A];第八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7年
8 刘艳;赵伟;;ANSYS在膜结构找形中的应用[A];第七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钱基宏;;膜结构的“形态优化”[A];庆贺刘锡良教授执教五十周年暨第一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1年
10 杨宗林;罗晓群;张其林;;某复杂空间网壳的建模新方法[A];第六届全国现代结构工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恩平;空间网格结构健康监测与安全性评价方法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2 李海山;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的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分析[D];天津大学;2011年
3 栾小兵;空间网格结构土—结构相互作用模型与地震反应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12年
4 蔺军;大跨度葵花型空间索桁张力结构的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5 李波;张拉索膜结构施工过程模拟分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6 张春玉;预应力空间网格结构优化理论及可靠性分析[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年
7 林伟;多维多点地震激励的大跨度空间结构磁流变阻尼器半主动控制[D];天津大学;2009年
8 代建波;空间网格结构地震响应主动控制理论与试验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1年
9 徐旭东;张力节点的承载力和疲劳性能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许贤;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理论与控制方法研究[D];浙江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为俊;某大型复杂空间网格结构施工过程仿真与监测[D];武汉理工大学;2011年
2 马燕红;脊谷式膜结构风致振动的实验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3 孙国鼎;张拉整体结构的形态分析[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4 高冀峰;基于能量优化的张力结构几何非线性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5 彭林;基于共轭梯度法的张力结构几何非线性分析[D];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
6 梁锐;基于平衡矩阵理论的张拉整体结构形态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7 姜楠;空间网格结构支座分析及现场实验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3年
8 崔宏;网球馆开合屋盖的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1年
9 高超;空间结构“造型—减风压”方法的探索[D];兰州理工大学;2011年
10 张轶;帐篷膜结构的风载分布及响应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仲伟;二OO九国际膜结构展将在上海举办[N];建筑时报;2009年
2 李良树 刘文光 徐其功;膜结构——体育场馆的新宠[N];建筑时报;2006年
3 张之秋;玻璃纤维与建筑膜结构材料简述[N];中国建材报;2008年
4 本报记者 陈璞;膜结构成就奥运游泳馆[N];大众科技报;2006年
5 张俊良;盖房子就像搭帐篷[N];中国房地产报;2003年
6 张鸣 石莉莉;空间膜结构成套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N];中华建筑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超;揭开“鸟巢”膜面纱[N];科技日报;2006年
8 宋斌斌;首创膜结构 水立方年节能9%[N];中国工业报;2008年
9 ;世界最大膜结构屋顶:死海漂浮中心[N];中国建设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赵志国;巧手制霓裳[N];中华建筑报;2008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