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党的十八大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使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交通运输部党组提出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行业是转变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要求加快建立行业节能减排指标和法规标准体系,提高原始创新能力,把生态文明发展战略落实到交通运输发展的各方面和全过程。本文从减少船舶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作为切入点,运用系统法方法和对比法,通过对政府管理、港口企业和航运公司三个方面减少船舶排放途径的研究,提出进一步完善船舶减排机制的可行性建议,为实现交通运输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作出努力。
|
|
|
|
1 |
张威;;驻极体袋式过滤器防治煤灰纱的实际应用[J];山东纺织科技;2005年06期 |
2 |
李慧;邵龙义;孙珍全;刘昌凤;杨书申;;公共场所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污染特征[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年02期 |
3 |
杨复沫,贺克斌,马永亮,张强,余学春;北京PM_(2.5)浓度的变化特征及其与PM_(10)、TSP的关系[J];中国环境科学;2002年06期 |
4 |
董海燕;陈魁;蔡斌彬;白志鹏;古金霞;;基于灰关联分析的天津市气溶胶消光特征研究[J];中国环境监测;2010年06期 |
5 |
冯茜丹;党志;童英林;刘洁萍;;大气PM_(2.5)中重金属在模拟酸雨中的释放特征[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1期 |
6 |
王荟,王格慧,高士祥,王连生;南京市大气颗粒物春季污染的特征[J];中国环境科学;2003年01期 |
7 |
樊曙先,郑有飞,金国兴,陈世功;银川市大气颗粒物物理化学特征研究Ⅰ:大气颗粒物浓度特征[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
8 |
樊曙先;樊韬;严培君;郑有飞;金国兴;陈式功;;银川市PM_(2.5)重金属元素的环境污染特征分析[J];中国沙漠;2006年02期 |
9 |
张予燕;黄辉军;刘红年;张群;;南京市大气气溶胶颗粒物污染特点[J];环境科学导刊;2009年01期 |
10 |
严向宏;;上海宝山区细颗粒气溶胶PM_(2.5)特征[J];广州化工;2011年03期 |
11 |
沈轶,陈立民,孙久宽,郑志坚,郭红连;上海市大气PM_(2.5)中Cu、Zn、Pb、As等元素的浓度特征[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4期 |
12 |
赵厚银,邵龙义,时宗波;室内空气PM_(2.5)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3年05期 |
13 |
古金霞;董海燕;吴丽萍;白志鹏;赵静;;天津市PM_(2.5)中无机元素污染特征及来源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0年10期 |
14 |
刘吉,陈长和;兰州城市冬季大气气溶胶特征的综合观测研究[J];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5 |
胡衡生,朱易,张新英,黄励,罗洪亮;南宁市大气颗粒物PM_(l0)、PM_(2.5)污染水平[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4期 |
16 |
黄虹;曾宝强;曹军骥;麦志远;;广州大学城大气PM_(2.5)质量浓度与影响因素[J];环境科学与技术;2009年05期 |
17 |
彭希珑;何宗健;刘小真;金腊华;;南昌市大气细粒子PM_(2.5)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及源解析[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2009年05期 |
18 |
叶翠杏;王新红;印红玲;袁伟民;洪华生;;厦门市大气PM_(2.5)中多环芳烃的昼夜变化特征[J];环境化学;2006年03期 |
19 |
刘燕;贺克斌;时宗波;陈雁菊;解明曙;;珠江三角洲大气颗粒物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科学;2006年05期 |
20 |
姚群;陈隆枢;陈志炜;韦鸣瑞;李华;;燃煤电厂锅炉烟气PM10排放控制技术与应用[J];电力环境保护;2007年0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