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Sr_4Al_(14)O_(25):Eu~(2+),Dy~(3+)的制备与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

谢伟  邵乐喜  张军  邹长伟  李达  吴嘉媚  
【摘要】:采用高温固相反应制备稀土掺杂长余辉发光样品,原料配比按照化学式Sr_4Al_(14)O_(25)Eu_(0.01)~(2+),Dy_(0.02)~(3+)准确称取,反应温度从1100℃逐渐升至1400℃,通过X射线衍射(XRD)图谱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照片,分析反应温度对产物物相和样品表面微观形貌的影响.在得到Sr_4Al_(14)O_(25)Eu~(2+),Dy~(3+)单相发光材料基础上,研究了不同Eu~(2+)掺杂浓度对发光体发射光谱的影响.通过对不同结构发光体的余辉衰减特性和热释光谱进行分析,得出不同结构发光体的余辉衰减快慢不同,是由于其基质中存在的陷阱能级深度不同,且陷阱能级越深,余辉时间越长.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杨志平,史其武,李志强;用于胶片行业的一种长余辉荧光片[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年01期
2 孟宪国,王永生,孙力,何志毅,邓朝勇,李海玲;(Eu~(2+),Nd~(3+))∶CaAl_2O_4的长余辉发光及机理的研究[J];光学学报;2003年03期
3 何凤荣,王宇,刘冠昆,沙励嫦;二甲基亚砜中Dy和Co的电化学行为[J];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6期
4 刘震,杨志平;铝酸锶铕镝长余辉材料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04期
5 王红梅,庞明,张继红,王永钱,胡小华,杨应国,袁曦明;稀土长余辉发光材料SrAl_2O_4∶Eu~(2+),Dy~(3+)的制备及性能研究[J];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6 周东方;施朝淑;戚泽明;刘淼;陶冶;刘波;陈永虎;;Y_2O_2S∶Eu,Ti,Mg红色长余辉的温度依赖[J];中国稀土学报;2006年01期
7 陆晓军;肖志义;张希艳;叶伟光;;Eu,Dy共掺铝硼硅酸盐的长余辉发光玻璃[J];发光学报;2005年06期
8 雷炳富,刘应亮,叶泽人,石春山;稀土离子在CdSiO_3基质中的多光色长余辉发光[J];科学通报;2003年19期
9 ;发光材料、荧光材料[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2003年05期
10 王兵,卢忠远,周传仓,冉均国;用微波等离子体技术合成长余辉发光材料[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05年05期
11 陈文新,张静娴,易守军,刘应亮,袁定胜,容建华,黄浪欢;Zn_2SiO_4∶Ga蓝紫色长余辉的发光特性[J];暨南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12 杨志平,刘冲,郭智,冯建伟,杨勇,李兴民,李旭;CaTiO_3∶Pr~(3+)长余辉玻璃的制备与发光性能[J];发光学报;2005年04期
13 黄浪欢;陈文新;刘应亮;;硼铝酸锶长余辉发光玻璃的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06年06期
14 陈国华;;稀土离子激活长余辉发光材料的最新研究进展[J];光学技术;2006年S1期
15 刘艳红;李斌;丛妍;;静电纺丝纳米ZrO_2:Ti纤维的制备与发光性质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0年04期
16 姬同坤;姜洪义;;Y_2O_2S:Eu,Mg,Ti,Gd红色长余辉发光材料的热稳定性[J];发光学报;2011年02期
17 雷炳富,刘应亮,叶泽人,石春山;Zn_2SiO_4∶Mn,Cd磷光体的长余辉特性[J];发光学报;2005年01期
18 刘应亮,冯德雄,杨培慧,陈喜德,雷炳富;BaMgAl_(10)O_(17)∶Eu~(2+),RE(RE=稀土)荧光体的燃烧法合成和发光性质[J];发光学报;2001年01期
19 张希艳,姜薇薇,刘学,卢利平,王晓春,柏朝晖,刘全生,曹志峰;CaAl_2O_4:Eu~(2+),Nd~(3+)纳米粉体的合成与发光性质[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05年10期
20 咸德玲;黄可龙;李朝建;;SrAl_(12)O_(19)∶Eu~(2+),Dy~(3+)紫色荧光粉的制备及光谱特性[J];发光学报;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伟;邵乐喜;张军;邹长伟;李达;吴嘉媚;;Sr_4Al_(14)O_(25):Eu~(2+),Dy~(3+)的制备与长余辉发光性能研究[A];低碳技术与材料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刘应亮;雷炳富;石春山;宋春燕;刘正伟;张静娴;袁定胜;容建华;黄浪欢;;新型长余辉发光材料研究[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高连玉;杨松;;DY—1型专用砂浆提高蒸压粉煤砖墙抗震能力的试验研究[A];砌体结构委员会第三届大会论文集[C];1995年
4 熊毅;王银海;李亚;彭铁球;;Ba_(1-x)M_xAl_(12)O_(19):Eu~(2+),Dy~(3+)(M=Sr,Ca)的制备与发光性能[A];2011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第一卷)[C];2011年
5 葛琦;张俊英;王天民;;蓄能抗菌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的研究[A];2004年中国材料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张希艳;刘全生;胡景洁;柏朝晖;;溶胶-凝胶法制备MAl_2O_4:Eu~(2+),Re~(3+)及表征[A];全国第三届溶胶—凝胶科学技术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4年
7 韩志全;任仕晶;;高功率旋磁材料Dy~(3+)取代的石榴石研究[A];1995年全国微波会议论文集(下册)[C];1995年
8 刘宾;王吉有;李南征;段苹;孔乐;;Ca_(1-x)Sr_xYAl_3O_7:Eu~(2+),Dy~(3+)发光光谱和拉曼光谱研究[A];第十五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9 吕兴栋;;SrAl_2O_4:Eu,Dy发光粉中点缺陷的形成及其对长余辉发光性能的影响[A];第五届全国稀土发光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吕昊;刘爱梅;张希艳;曹志峰;;槽沉法制备长余辉发光玻璃微球[A];第六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应用学术会议论文集(1)[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学瑞;铪基高k栅介质薄膜和白色长余辉材料Ca_xMgSi_2O_(5+x):Dy~(3+)的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0年
2 韩国才;几种典型Dy~(3+)激活磷酸盐基材料的制备及真空紫外发光性质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3 李榕;纳米至亚微米Bi_2O_3-Ln_2O_3(Ln=Y、Er、Dy)氧离子导体晶粒尺寸对性能的影响[D];上海大学;2011年
4 胡劲;SrAl_2O_4长余辉材料的制备新工艺及发光机理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6年
5 喻胜飞;基于配位键合的长余辉发光杂化材料的构筑及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08年
6 王治龙;红色长余辉材料的合成及其发光性能的研究[D];兰州大学;2009年
7 邱子凤;稀土掺杂复合氧化物纳米发光材料的制备与表征[D];山东大学;2009年
8 姜妍彦;AB_2O_4化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与光诱导特性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9 曲晓飞;长余辉发光材料CdSiO_3:Mn~(2+),RE~(3+)(RE=Sm,Dy,Eu,Tb,Nd,Er,Ho)的制备及其发光性能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2年
10 邬洋;SiO_2@(Zn,Sr)_2SiO_4: Re~(3+)(Re=Eu,Dy)材料制备及发光性能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博;高性能硅酸盐长余辉发光材料的制备与应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2 吕艳玲;铝酸盐长余辉材料及铝酸盐—硅酸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发光性质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3 陈超;发光Lyocell纤维的制备及结构与性能的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4 李慧;Eu~(2+),Dy~(3+)共掺杂12CaO·7Al_2O_3粉体的制备及其结构和光学性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5 郑重;DY公司制药废水处理工程管理方案优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薛维刚;DY市邮政局合同制员工职业倦怠现状及管理对策[D];山东大学;2011年
7 魏婉贞;DY设计院薪酬体系设计[D];广东工业大学;2012年
8 周建文;DY邮政储蓄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发展策略[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9 侯亚南;Dy~(3+)掺杂Ge-Ga-S-CsI硫卤玻璃的中红外发光性能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0年
10 邢晓理;DY银行小企业信贷管理创新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双林;无放射性稀土长余辉发光粉投放市场[N];中国建材报;2003年
2 张兆军 通讯员 于柏林;主动发光24小时的稀土新材料问世[N];科技日报;2003年
3 通讯员于柏林张吉记者张兆军;神奇的玻璃有记忆[N];科技日报;2002年
4 叶光;新型高分子稀土夜光材料问世[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3年
5 付记成 辛耀恒;老安玩起高科技[N];临汾日报;2006年
6 苏常;长余辉蓄光型发光颜料[N];中国建材报;2000年
7 余军;红色玻璃长余辉发光材料研制成功[N];中国有色金属报;2002年
8 本报记者 赵建国;自主创新力推发光陶瓷走向世界[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9 全国稀土标准技术委员会秘书长 高岚 高工;我国稀土荧光粉标准体系概况(之二)[N];消费日报;201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