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郭会婧;李文香;蒋继志;姚太梅;田再民;;复合发酵液对致病疫霉的抑制机理[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8期 |
2 |
李莎;蒋继志;王会仙;;两株致病疫霉拮抗真菌复合发酵工艺优化试验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24期 |
3 |
毕朝位,车兴壁,马金成,王中康;致病疫霉对甲霜灵抗性及抗性水平测定[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4 |
毕朝位;王中康;杨水英;车兴壁;黎艳平;罗国全;;重庆地区致病疫霉交配型测定[J];中国农学通报;2006年01期 |
5 |
蒋继志,史娟,赵丽坤,郑小波,陆家云;几种植物提取物诱导马铃薯对致病疫霉的抗性(英文)[J];植物病理学报;2001年02期 |
6 |
朱小琼,车兴璧,国立耘,王英华;六省市致病疫霉交配型及其对几种杀菌剂的敏感性[J];植物保护;2004年04期 |
7 |
杨宇红,冯兰香,谢丙炎,冯东昕;致病疫霉有性生殖在晚疫病流行中的意义[J];植物保护;2003年05期 |
8 |
桂春爽;梁宁;蒋继志;;拮抗真菌和放线菌复配发酵产物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病作用[J];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
9 |
朱琳;蒋继志;王会仙;曲占良;;拮抗菌对致病疫霉生长及抗性酶活性的影响[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2期 |
10 |
赵志坚,李成云,王淑芬,隋启君;致病疫霉在中国云南的马铃薯田间形成卵孢子[J];菌物系统;2001年04期 |
11 |
FORRER H R,STEENBLOCK T,FRIED P M;瑞士马铃薯晚疫病监测及决策支持系统PhytoPRE + 2000在网络上的实现(英文)[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1年02期 |
12 |
朱桂宁,黄福新;几种选择性培养基对致病疫霉和烟草疫霉分离及培养比较研究[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
13 |
王文桥,马志强,张小风,张文吉,M.DAVID;致病疫霉抗药性、交配型和适合度[J];植物病理学报;2002年03期 |
14 |
毕朝位,黎艳平,罗国全;致病疫霉(Phytophthorainfestans)的分离与培养方法[J];中国农学通报;2005年10期 |
15 |
杨艳丽;胡先奇;鲁绍凤;罗文富;RYU K Y;肖浪涛;;云南省马铃薯晚疫病菌生理小种的组成与分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
16 |
刘利利;张丽娟;蒋选利;王宏梅;李红玫;;苯噻菌胺对致病疫霉的抑制作用[J];山地农业生物学报;2009年02期 |
17 |
毕朝位,杜喜翠,车兴壁,马金成,王中康;重庆地区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 festans)对甲霜灵抗性及抗性水平测定[J];中国马铃薯;2002年02期 |
18 |
蒋继志,JiangJizhi;植物病原真菌分子核型及致病疫霉与几种植物相互作用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1999年04期 |
19 |
李海鹰;蒋继志;孙海丽;;不同成分培养基影响致病疫霉生长的比较研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2011年09期 |
20 |
赵磊;梁宁;刘海船;蒋继志;;一种改进的致病疫霉基因组DNA提取方法[J];安徽农学通报(下半月刊);2009年1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