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国际比较
【摘要】:新工业革命背景下,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实现经济中高速增长的关键所在。本文利用WIOD数据库所公布的中国、美国、日本、英国、德国、意大利、韩国和台湾等国家(地区)2011年度的投入产出表,运用各类系数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产业关联效应,对产业关联系数的分布特征给予新的解释。研究发现,目前我国装备制造业单位产出原材料消耗过高;缺乏与第三产业的融合;全球化产业关联度不足,缺乏国际竞争优势;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瓶颈"部门。基于此,我国装备制造业应改进制造工艺,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增加与第三产业服务业的融合,提升产业附加值;开拓海外市场。
|
|
|
|
1 |
左建军;努力推进武汉制造业的产业化[J];长江论坛;2003年05期 |
2 |
秦明英;王永章;;浅析新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2期 |
3 |
启明;百亿元托起“制造业信息化工程”[J];电子商务世界;2002年09期 |
4 |
周喜安;大力培育和振兴我国制造业[J];宏观经济研究;2003年09期 |
5 |
于平;我国制造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3年09期 |
6 |
俞国生;做好上海制造业的战略升级调研工作[J];上海工业;2003年04期 |
7 |
王战
,王成焘
,郭重庆
,姚振强;专家学者谈上海制造业战略升级[J];上海工业;2003年05期 |
8 |
;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向纵深发展[J];机电工程;2003年02期 |
9 |
舒萍;发达国家传统制造业产业再造的路径研究[J];天津社会科学;2003年05期 |
10 |
魏强,魏星,李全兴;北京制造业科技综合能力评价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
11 |
许晓雄;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分析和对策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03年05期 |
12 |
朱高峰;新世纪如何提高和发展中国制造业[J];苏南科技开发;2003年02期 |
13 |
朱之鑫,杨海成,孙家广,唐凤泉,王昌林,刘海燕,郭齐江;聚焦制造业信息化[J];中国高新区;2003年04期 |
14 |
王星琪;;振兴辽宁装备制造业的若干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3年05期 |
15 |
吴晓波;耿帅;;跳出制造业看浙江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J];浙江经济;2003年15期 |
16 |
盖健
,都兴恩;制造业信息化是构造“数字青岛”的基础工程[J];中国制造业信息化;2004年02期 |
17 |
程竹生;加快振兴我国装备制造业[J];中国经贸导刊;2004年12期 |
18 |
王玉刚,赵军;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J];科学与管理;2004年03期 |
19 |
胡楠;中国制造业到底如何定位(二)[J];中国招标;2004年25期 |
20 |
刘瑞,周达;奥运会对北京制造业的影响效应[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年08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