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了避免传统方向性距离函数在测度技术效率以及全要素生产率时测算结果对现实产生的偏差,本文选择资本、劳动、能源作为投入指标,并同时考虑"好"产出和"坏"产出。在此基础上,根据方向性距离函数选择方向向量的不同,假设四种不同的环境规制情形,即无环境规制、弱环境规制、中环境规制和强环境规制,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测度了我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1999-2008年间在这四种假设的环境规制下的环境技术效率和规制成本;并运用Malmquist-Luenberger指数方法测度了各地区在不同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及其分解;利用面板数据对我国环境规制下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主要得出如下结论:我国环境技术效率在样本期内逐年上升,但仍然较低,且区域差别明显;强环境规制下的规制成本最高,其次是弱环境规制和中环境规制,不同区域环境规制成本也有较大差别;环境规制会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且规制政策越严格,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越快;前一期的全要素生产率、国内生产总值、资本深化、工业发展水平、环境投资以及能源投入对我国环境规制下的全要素生产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