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高功率微波NEPTUNE程序中的并行计算及几何建模

陈军  
【摘要】:正在高功率微波源器件研究中,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微波源器件进行定量设计,可以有效地节省开发成本。由于源器件具有复杂的三维几何结构,同时可能存在一些细小结构,因此需要高精度计算。本文采用并行计算,模拟三维复杂器件,并进行了初步的几何建模研究。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曹小鹏;;基于GPU并行计算及在模式识别中的研究[J];计算机与数字工程;2011年08期
2 刘文卓;;CPU+GPU将开启HPC新时代[J];中国教育网络;2011年09期
3 刘希;朱凡;蔡满意;张健;陈冰;;飞行控制系统可视化仿真平台设计[J];计算机工程;2011年16期
4 郑朝晖;周蕾;张勇进;王丛胜;;基于复旦FDK250与CPU并行加解密计算的SSL VPN研究与实现[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7期
5 何凤英;;地震噪声成像系统中任务分配算法研究[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8期
6 李晶晶;肖大伟;;一种粗糙集并行离散化算法[J];科技信息;2011年20期
7 李彬彬;李青;;LBM在多核并行编程模型中的应用[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1年07期
8 马永刚;谭国真;王启冬;;基于0-1规划的并行计算图划分模型[J];小型微型计算机系统;2011年08期
9 何勇;张必银;;多传感器数据融合并行处理方法研究[J];舰船电子工程;2011年08期
10 左军涛;朱恩成;黄四牛;周武;;基于GPU的航迹快速计算方法[J];指挥信息系统与技术;2011年04期
11 祝永志;李丙峰;孙婷婷;李佩;;并行计算系统可扩展性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1期
12 官健;黄菲;;函数式编程语言——Erlang[J];软件导刊;2011年07期
13 段孝国;;分布式计算技术介绍[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2期
14 段春乐;丁照宇;;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及系统实例的实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1年26期
15 杨辉华;李灵巧;覃炳达;梁琼麟;王义明;罗国安;;CloudChem—基于云计算的化学计量学软件服务[J];计算机与应用化学;2011年05期
16 孙志洁;张学磊;;被动声传感器组网的若干应用问题[J];电声技术;2011年06期
17 赵军;吴建平;宋君强;辜旭赞;;多核环境下AREM模式混合并行计算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1年21期
18 noto;;经典总在下一代 AMD新一代显示架构解析[J];电脑迷;2011年18期
19 毛飞;陈智骏;梁效斐;曹奇英;;使用CUDA平台关于并行高斯-约当消去法的研究与比较[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9期
20 王连生;肖红林;郭明明;;基于MPI的不可压缩N-S方程并行计算方法[J];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11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高功率微波NEPTUNE程序中的并行计算及几何建模[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10年版)[C];2011年
2 范晓樯;李桦;田正雨;;超声速/高超声速飞行器复杂流场大规模并行数值仿真[A];计算流体力学研究进展——第十二届全国计算流体力学会议论文集[C];2004年
3 齐进;叶文华;;三维激光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并行计算[A];中国空气动力学学会第十届物理气体动力学专业委员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4 张望;王辉;;个性化服务中的并行K-Means聚类算法[A];2007年全国开放式分布与并行计算机学术会议论文集(下册)[C];2007年
5 丛鹏;;MPI并行计算实现工业CT图像重建[A];2004年CT和三维成像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丁国昊;罗凯;李伟;李桦;;乘波飞行器气动特性数值模拟与并行计算[A];第三届高超声速科技学术会议会议文集[C];2010年
7 罗文彩;陈小前;;并行计算的多方法优化协作[A];第二十四届中国控制会议论文集(上册)[C];2005年
8 耿江东;薛正辉;高本庆;;应用并行GTD算法计算阵列天线近场受扰[A];第17届全国电磁兼容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9 唐维军;张景琳;蔚喜军;;三维流体界面不稳定性的并行计算[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0)[C];2000年
10 左风丽;莫则尧;叶文华;;计算流体三维分裂格式的高效并行计算[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3)[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军;分布式存储环境下并行计算可扩展性的研究与应用[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0年
2 尹欣;三维弹性问题边界元法并行计算及其工程应用[D];清华大学;2000年
3 陈晓春;基于并行计算的大涡模拟方法及其工程应用基础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4年
4 王开健;基于特大增量步算法的网络并行计算[D];清华大学;2005年
5 张理论;面向气象预报数值模式的高效并行计算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2年
6 寇哲君;可扩展冲击—接触并行计算及其在汽车碰撞模拟中的应用[D];清华大学;2003年
7 刘丽;人工免疫网络研究及应用[D];江南大学;2008年
8 张永彬;岩石破裂过程分析并行计算方法研究[D];东北大学;2007年
9 伍湘君;GRAPES高分辨率气象数值预报模式并行计算关键技术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1年
10 吴锋;基于GPU并行计算的数值模拟与燃煤锅炉系统的优化研究[D];浙江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战合;基于复合形方法的翼型优化设计及并行计算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2 金光浩;有向图并行计算中的多目标剖分算法[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5年
3 岳常智;135四气门直喷式柴油机工作过程数值计算[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4 曹大勇;O_2在MgO(100)表面吸附的第一原理分子动力学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4年
5 叶敏娇;Manticore体系结构设计[D];浙江大学;2006年
6 赵玉林;H.26L视频编码器并行性算法研究与实现[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7 吴颖;一种基于LINUX的集群计算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四川大学;2005年
8 彭虹;分形视频图像压缩并行算法设计[D];福州大学;2006年
9 万婷婷;并行计算的网格应用研究[D];广东工业大学;2006年
10 朱丽莎;基于GPU的一维热传导算法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轶嘉;英特尔全球首个并行计算中心落户无锡[N];人民邮电;2009年
2 江锡民;英特尔并行计算中心落户无锡[N];新华日报;2009年
3 刘琦;伯克利专家展望未来并行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8年
4 均儿;通用计算核动力[N];电脑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马文方;英特尔为何要牵头并行计算[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6 英特尔并行计算实验室研究员 TimothyMattson;并行计算:减少串行软件[N];中国计算机报;2007年
7 英特尔 赵军(Jun Zhao);PC机并行计算革命尚未成功[N];中国计算机报;2009年
8 ;并行计算成PC产业发展瓶颈[N];人民邮电;2008年
9 刘霞;计算能力的提升需要一场革命[N];科技日报;2010年
10 张云泉;并行计算:迎接多核时代的挑战[N];计算机世界;2006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