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12 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轫致辐射靶靶面回流离子测量

禹海军  龙继东  李勤  周符新  石金水  马冰  陈楠  荆小兵  
【摘要】:正强流直线感应加速器(LIA)能够产生2-3 kA、10-20 MeV、约80 ns(FWHM)的强流高功率的脉冲电子束,经过数十米的传输、聚焦成毫米量级的束斑后打击到轫致辐射靶上,来产生高剂量的X光。同时电子束打靶使靶面沉积大量的能量导致靶面的温度骤然升高,引起靶表面物质或杂质(如碳、氢、水蒸气与靶材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孙腊珍,许炳,裴元吉,李裕熊;电子束的轫致辐射生产~(123)I的理论计算[J];核技术;2000年08期
2 陈文明,远杨,阎立峰,李喜青;使用200MeV电子束及其轫致辐射的实验条件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1999年03期
3 禹海军;程健;朱隽;陈楠;戴文华;;神龙一号轫致辐射靶靶区回流离子测量[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0年02期
4 杨进蔚,张光阳,曾庆希,张炜,齐昌伟;低杂波电流驱动下硬X射线轫致辐射的测量与研究[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97年03期
5 孙宏清 ,丁有钱 ,杨贾红 ,张生栋 ,崔安智;轫致辐射法同时测量非平衡体中~(90)Sr和~(90)Y的方法探索[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4年00期
6 俞鸣峰,高宜海,张生虎,郑启文,郁奇,郭应祥,雷祥国;利用轫致辐射能谱测定高频腔体电压[J];核技术;2001年08期
7 郭冰琪,李泉凤,杜泰斌,程诚;轫致辐射靶的发射率及角分布分析[J];高能物理与核物理;2005年12期
8 赵艳群;肖明勇;吴丽萍;黎杰;郎锦义;吴大可;;单能电子在物质中输运的EGSnrcMP蒙特卡罗模拟[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9年03期
9 安道昌,王琳清;电子束、中子与γ射线对冬小麦诱变效应的比较研究[J];中国核科技报告;1988年S2期
10 刘振灏,陈思富,郑威,张应发;电子束脱除SO_2和NO_x的概述[J];原子核物理评论;1999年02期
11 郑启文,张生虎,高宜海,郁奇,俞鸣峰;轫致辐射能谱测定SSC高频腔体电压[J];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2002年06期
12 ;自屏蔽式电子束消毒灭菌装置[J];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年报;2002年00期
13 孔秋莲;岳玲;戚文元;吴富兰;包英姿;戴旭东;郭卡;陈志军;;电子束辐照乳酸钙杀菌效果的研究[J];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2011年01期
14 张金岭,饶军;非圆截面环流器硬X射线剂量测量[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5年03期
15 朱升云,赵振鲁,陈国柱,余调琴;一种新的回旋加速器高频电压测量方法[J];原子能科学技术;1999年03期
16 施将君,钱民权;电子束参量对轫致辐射照射量角分布的影响[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2年01期
17 蒋遊华,朱杏英,兰太华;HL-1装置硬x射线辐射剂量测量[J];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1988年03期
18 尹协锦,王正民,梁荣庆;用于诊断磁约束等离子体的软X射线能谱仪[J];原子能科学技术;1988年01期
19 施将君,李献文;电子束心的横向运动:Corkscrew[J];强激光与粒子束;1996年04期
20 李海洋,王利,白吉玲,吕日昌;一种用于飞行时间质谱的激光光电子枪[J];仪器仪表学报;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禹海军;龙继东;李勤;周符新;石金水;马冰;陈楠;荆小兵;;12 MeV直线感应加速器轫致辐射靶靶面回流离子测量[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5)[C];2005年
2 钱民权;杨茂荣;黎明;;CRA-30 RF加速器电子束和靶的相互作用[A];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报(2002)[C];2002年
3 龙继东;禹海军;石金水;林郁正;;X射线转换靶耐电子轰击能力的初步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4 禹海军;朱隽;刘承俊;龙继东;石金水;陈楠;;多脉冲X光转换靶区物理效应研究[A];第九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7年
5 禹海军;龙继东;石金水;陈楠;李勤;;直线感应加速器轫致辐射置转换靶研究[A];第八届全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路敦柱;刘树德;傅世樒;;γ辐射源与电子束在辐射加工技术中的比较[A];全国辐照加工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周文振;;自屏蔽电子束灭菌装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C];2003年
8 禹海军;周维军;吴廷列;朱隽;王荣波;陈楠;戴文华;;直感加速器中转换靶的破坏诊断[A];第十届中国核靶技术学术交流会摘要集[C];2009年
9 孙大睿;;电光采样(EOS)法测量超短电子束束团长度中的模拟计算与误差分析[A];第三届全国加速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杨进蔚;张光阳;张炜;曾庆希;李正辉;李伟堂;;碘化汞探测器及其对HL-1M装置中X射线辐射测量[A];第8届全国核电子学与核探测技术学术年会论文集(一)[C];199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李正红;CAEP光阴极RF腔注入器[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0年
2 吴思忠;超强激光固体密度靶相互作用产生的快电子传输过程中的准直和能量沉积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3 金晓;超导腔-光阴极注入器物理与实验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北京研究生部;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伟;HL-2A杂质原子参数和非日冕辐射的模拟[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2 卢中县;空间高能电子辐照吸收剂量计算方法及其软件实现[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年
3 李成刚;高能X射线参数测量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4年
4 窦玉玲;~(10)Be和~(26)Al的AMS高灵敏度高精度测量[D];广西大学;2008年
5 周舵;加速器质谱测量~(93)Zr的方法研究[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年
6 白现臣;单台加速器产生同步高功率双电子束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7年
7 刘波;光束匀滑技术在ICF激光驱动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8 许海;HT-7托卡马克中性粒子能谱仪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年
9 熊亮萍;反应堆辐照聚碳硅烷热解合成碳化硅陶瓷纤维的研究[D];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2007年
10 林敏;丙氨酸/ESR剂量体系的研究与建立[D];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1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