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遗传算法优化高隔离度两端口线天线
【摘要】:正在移动通信环境中,系统的容量和通信质量主要受到多径衰落和共道干扰的影响。天线分集是消除多径衰落、抑制共道干扰的有效手段。双单极子天线可用作最简单的分集天线。用于移动台时,由于受体积限制,双单极子天线的间距一般
|
|
|
|
1 |
彭仲秋;有耗半空间中线天线的阻抗和辐射场[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89年02期 |
2 |
孙保华,刘其中;一种有效提高线天线矩量法计算速度的新方法[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
3 |
张云华,陈抗生;线天线及天线阵的时域传输线矩阵法分析[J];微波学报;1996年04期 |
4 |
;可监测健康的微型无线天线[J];技术与市场;2009年06期 |
5 |
李江,傅君眉;有耗介质半空间上线天线的输入阻抗[J];电波科学学报;1998年03期 |
6 |
王百锁,李森;椭圆波导中线天线的互阻抗[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
7 |
何滨;;AB230三线式短波基站天线架设技巧[J];现代通信;2009年04期 |
8 |
杨新华;有线天线使用经验六则[J];家庭电子;1999年05期 |
9 |
杨放;郭陈江;朱晓娟;许家栋;;双臂圆锥对数螺旋天线的矩量法分析[J];微波学报;2005年04期 |
10 |
梁昌洪,孟志奇;线天线计算中的广义奇偶模展开和稀疏技术[J];电子学报;1986年03期 |
11 |
曹伟;夏一维;;线天线分析中的改进型矩量法[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0年04期 |
12 |
刘刚;吴祥应;;加载共轴细线天线的优化设计[J];无线电工程;1993年02期 |
13 |
刘肖峰;张昕;;基于MOM的线天线间的互阻抗计算[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8期 |
14 |
A.P.C.Fourie;B.A.Austin;张德文;;改进型高频宽带线夭线[J];电子信息对抗技术;1988年03期 |
15 |
陶红;SDH微波建设中克服多径衰落的措施[J];电信技术;2003年02期 |
16 |
王勇,李振强,于大鹏;UWB信号多径性能分析[J];无线电工程;2004年09期 |
17 |
吴炎惊,万继响,梁昌洪;复杂导体目标上连接有多根天线的矩量法分析[J];现代电子技术;2005年04期 |
18 |
王琪,阮成礼,史庆藩;双弯折线天线谐振特性的数值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
19 |
RogerM.Vines;李伟;;采用分集技术改善船载遥测接收的多径衰落[J];遥测遥控;1992年03期 |
20 |
谢俊,胡皓全;任意多边形状线天线之间的互耦计算[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1995年S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