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本站
收藏 | 论文排版

田勇李高强温茂萍朱民邓晓明  
【摘要】:正密度分布是有关炸药部件爆轰性能以及成型工艺的重要指标,通常是采用控制炸药柱密度分布的方法。为了精密而又无损地检测炸药柱的密度分布,基于γ射线透射方法,研制了炸药柱径向密度分布自动无损检测装置。装置由5部分组成:射线源、源控制器及准直器,


知网文化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0条
1 梅德松 ,李裕友;中国核能动力学会无损检测分会成立[J];无损检测;1994年08期
2 郭成彬;国内无损检测现状和展望[J];无损检测;1995年08期
3 彭沛欣,周军,鲍志强;荧光磁粉无损检测自动化系统的实现[J];河海大学常州分校学报;2003年01期
4 ;庆祝全国无损检测学会成立25周年——第八届全国无损检测会议暨国际无损检测技术研讨会2003年国际检测设备(苏州)展览会第三号通知[J];无损检测;2003年02期
5 张庆社;殷廷旭;张志刚;;渗透探伤在吊环检测中的应用[J];无损检测;2006年08期
6 孔凡庚;从第13届世界无损检测会议看当今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动向[J];材料工程;1993年02期
7 张家骏;无损检测技术发展的新动向——第13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论文综述[J];中国机械工程;1993年01期
8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无损检测分会第六届年会[J];无损检测;1994年05期
9 刘国华,翟兴耀,朱继洲;智能超声频谱分析在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1996年02期
10 ;全国第三届无损检测新技术学术交流会在苏州召开[J];无损检测;1997年01期
11 陈建生;全国汽车、内燃机、拖拉机、轴承四行业第五次无损检测工作会议暨技术交流会[J];无损检测;1997年07期
12 金宇飞;全国无损检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第四届第一次全体委员工作会议在苏州市召开[J];无损检测;2002年02期
13 陈积懋;无损检测新技术的进展[J];无损检测;1994年08期
14 ;X、γ射线及紫外仪器[J];中国光学与应用光学文摘;1996年02期
15 先武,魏彪;第14届世界无损检测大会工业CT的层析成像技术[J];CT理论与应用研究;1997年04期
16 陈立;无损检测在发电机护环检验中可靠性的讨论[J];无损探伤;2001年06期
17 李衍;无锡市锅炉压力容器学会举办第37次无损检测技术讲座[J];无损探伤;2004年04期
18 孙智富,陈先咏,董玉勋;机械零件强度、硬度的无损检测[J];中国机械工程;1992年06期
19 马铭刚,张企耀;走向ISO9712[J];无损检测;1999年04期
20 严仍春;无损检测在现代工业中的应用[J];现代制造;1999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江明;王进明;;网络时代中的无损检测探讨[A];无损检测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0年
2 舒晓平;;提高无损检测准确度保证方法探讨[A];江苏省计量测试学会2006年论文集[C];2006年
3 李硕宁;郭广平;张于北;;对某工程中错位散斑无损检测系统的改进[A];第六届全国信息获取与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3)[C];2008年
4 焦敬品;刘溯;吴斌;何存富;;相位可调四通道超声导波发射系统设计[A];全国第一届嵌入式技术联合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6年
5 王学军;张世翔;初学丰;黄亚宇;;工业CT技术及其应用浅谈[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吴剑;刘荣;王宣银;;工业CT研究发展状况及其在流体传动及控制中的应用分析[A];机床与液压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吴剑;刘荣;王宣银;;工业CT研究发展状况及其在流体传动及控制中的应用分析[A];第三届全国流体传动及控制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二卷)[C];2004年
8 徐根弟;崔纪纲;;一种新型的无损检测诊断技术——交流电场探伤仪(ACFM)[A];救捞专业委员会2005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9 陈建军;毛一葳;章德;程建春;;接触声非线性方法检测固体粘接界面粘附力的研究[A];2006’和谐开发中国西部声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王学军;;工业CT技术在CIMS中的应用[A];2002年十一省、区、市机械工程学术年会暨云南省机械工程学会第六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延广;基于锁相红外热像理论的无损检测及疲劳性能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2年
2 刘宝会;多功能数字散斑干涉无损检测技术及应用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3 张秀峰;基于时频分析的粗晶材料超声检测技术与系统[D];清华大学;2005年
4 杨涛;基于多传感器融合的油管无损检测与缺陷量化技术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5 漆汉宏;高温超导dc-SQUIDs及其涡流无损检测方法研究[D];燕山大学;2004年
6 宋小春;水冷壁管机械化无损检测方法与装备[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7 陈天璐;海底管道传感器阵列损伤信息的提取和融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8 田裕鹏;红外辐射成像无损检测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9 黄平捷;多层导电结构厚度与缺陷电涡流检测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10 张国光;管道周向励磁漏磁内检测技术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庞彦伟;工业CT技术研究——提高CT图像质量的几个途径[D];华北工学院;2001年
2 唐圣学;X射线底片图像处理系统[D];湖南大学;2004年
3 焦标强;基于DSP技术的超声波无损检测研究[D];北京工业大学;2005年
4 钟超荣;扫描SQUID显微镜分辨率的改进及其在漏电电流无损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5 齐瑞才;压力管道无损检测的超声导波法[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6 安佰江;电磁超声检测机理的实验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7 贺春光;磁光成像使亚表面缺陷探测可视化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8 张令涛;微波无损检测成像算法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5年
9 孙贵舟;便携式储罐底板腐蚀漏磁检测仪研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10 韩颖;微波无损检测系统接收技术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魏;陶瓷无损检测技术简介[N];广东建设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陆晓辉;无损检测前景广阔 急需行业创新突破[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8年
3 记者魏公铭;无损检测新技术剔除“坏蛋”[N];中国食品报;2011年
4 记者 莫瑞宁 实习生 田占颖;可为新材料“做手术”[N];西安日报;2010年
5 熊明鲜 曹建宁 臧悦;中厚板EMAT无损探伤的特点及应用前景[N];世界金属导报;2010年
6 记者 缪惟民;“牛津仪器”推出手持式X射线荧光光谱仪[N];中国包装报;2008年
7 通讯员 李建飞;管道检测得利器[N];中国石油报;2000年
8 王毅 林春展;我国管道漏磁检测技术国际一流[N];中国石化报;2005年
9 ;我国研制成功高精度工业CT[N];今日信息报;2003年
10 姚耀富;声发射技术为“亚健康”设备听诊[N];中国化工报;2009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订购热线  帮助中心
  • 400-819-9993
  • 010-62982499
  • 010-62783978